全蝎:功能息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常用治肝風內動之痙攣抽搐,又可用治風中經絡之口眼喎斜、痙攣抽搐,或風濕頑痹筋脈拘攣及頑固性頭痛或偏正頭痛等證。還可用治瘡瘍腫毒、瘰疬、結核等癥。
蜈蚣:功能息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常用治痙攣抽搐,又可用治急慢驚風、破傷風、風中經絡之口眼喎斜或風濕頑痹筋脈拘攣及頑固性頭痛或偏正頭痛等證。還可用治瘡瘍腫毒、瘰疬、結核等癥。
3.珍珠母、珍珠、刺蒺藜的功效:
珍珠母:功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鎮驚安神。
珍珠:功能鎮心定驚,清肝除翳,收斂生肌。
刺蒺藜:功能平肝疏肝,祛風明目。
4.羚羊角、石決明、牡蠣、珍珠、珍珠母、鉤藤、全蝎、蜈蚣的用法:
羚羊角:單煎2小時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
石決明:煎服,應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點眼宜煅用,水飛。
牡蠣:煎服,應打碎先煎。除收斂固澀煅用外,其余皆生用。
珍珠:多入丸散劑。外用適量。
珍珠母:煎服,應打碎先煎。外用適量。
鉤藤:不宜久煎,一般不超過20分鐘。
全蝎:煎服,或研末吞服,外用適量。
蜈蚣:煎服,或研末吞服,外用適量。
5.代赭石、全蝎、蜈蚣的使用注意:
代赭石:代赭石降下之性顯著,有墮胎之慮,為孕婦慎用藥;其所含成分中有微量砷,故不宜長期服用,以防蓄積中毒。
全蝎:蜈蚣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蜈蚣:蜈蚣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忌用。
6.龍骨與牡蠣、鉤藤與天麻、全蝎與蜈蚣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龍骨與牡蠣:均質重沉降、都具澀味,均能平肝潛陽,收斂固澀,常相須為用。均可用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遺精、遺尿、崩漏、帶下、自汗、盜汗等滑脫證。但龍骨又入心經,味甘、性平,有鎮驚安神之效,還可用治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驚癇癲狂等神志失常之癥。煅龍骨吸濕斂瘡、生肌,可治療濕疹瘙癢、瘡瘍久潰不斂等證。牡蠣尚具咸味,有軟堅散結之功,可用治痰核、瘰疬、癥瘕積聚等證。煅牡蠣收斂制酸,治療胃痛泛酸。
鉤藤與天麻:均能息風止痙,平抑肝陽。息風止痙作用均較和緩。經配伍可治療多種病因之肝風內動,痙攣抽搐病證。但鉤藤微寒能清肝熱,有涼肝止痙的作用,可用治肝熱小兒夜啼,每與蟬蛻、薄荷同用取效。亦可用治治肝火上攻之頭痛、頭暈。天麻藥性平和,無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應用。可治多種原因之眩暈、頭痛,為止眩暈之佳品。
全蝎與蜈蚣:味辛,有毒。皆入肝經,兩者均能息風止痙,并兼有搜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既可用治肝風內動之痙攣抽搐,又可用治風中經絡之口眼喁斜、痙攣抽搐,或風濕頑痹筋脈拘攣及頑固性頭痛等證。均可攻毒散結,用治瘡瘍腫毒、瘰疬、結核等癥。但全蝎性平,蜈蚣性溫。故蜈蚣偏性較大,作用較猛,解毒散結之功優于全蝎;而全蝎偏性不大,作用較和緩,蜈蚣更長于息風止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