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關聯方關系和關聯方交易
所謂關聯方,是指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和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一方。關聯方關系則是指關聯方之間的相互關系。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
企業應當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確定關聯方關系和關聯方交易,在會計報表注釋中加以披露。
7、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也稱期后事項,它是指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可分成兩類: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
所謂調整事項,是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情況提供進一步證據的事項,以確定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財務信息是否與事實相符。這里要強調指出,已作為調整事項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由于其已調整報表有關項目的數字,因此,一般而言,不必再在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所謂非調整事項,是指在資產負債表日以后才發生或存在的事項,不影響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但如若不加以說明,將會影響財務報告用戶作出正確的估計和決策,因此需要在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在報表附注中,對非調整事項要著重說明該事項的內容、估計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若無法估計其對財務報告數據的影響,必須說明無法估計的理由。
第十四章會計報表分析
第一節會計報表分析概述
會計報表分析是指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采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變動,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利益關系集團改善決策。
會計報表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為: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企業資本結構;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并預測企業的盈利前景。
第二節會計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會計報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趨勢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兩種。趨勢分析法是根據企業連續幾期的會計報表所列的數額,比較其前后的增減變動,分析企業財務、經營上的變化和趨勢。由于趨勢分析法分析的時間跨度通常涉及幾個時期,故亦稱不同時期分析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橫向分析法和縱向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會計報表上有關聯項目的數額互相比較,計算出比率,借以評價和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方法。
第三節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財務比率可以分為:
1、變現能力比率。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保守速動比率等;
2、資產管理比率,如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
3、負債比率,如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比率等;
4、盈利能力比率,如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等。
在掌握每個基本財務比率計算的同時,還要掌握每個財務比率的經濟含義及其影響因素。例如,資產凈利率表示每1元資產可以得到多少稅后凈利,影響資產凈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產品的價格、單位成本的高低、產品的產量和銷售的數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