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提示之五〕
〔問題〕為什么放棄現金折扣機會成本大于借款利率就享受折扣?
〔解釋〕因為如果不享受折扣,意味著采用商業信用籌資,籌資成本等于放棄現金折扣成本。所以,為了降低籌資成本,如果放棄現金折扣機會成本大于借款利率,則企業就會選擇向銀行借款,而不會選擇放棄現金折扣,即會選擇享受折扣。
〔教師提示之四〕
〔問題〕教材中“不計復利”的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教材291頁),為什么按照復利折現?
(答復〕
(1)“不計復利”是針對利息的計算而言的,與現值的計算方法沒有關系。
(2)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一律按照復利折現的方法計算現值。
〔教師提示之三〕
(問題)2003年考題計算題第一題:
增加的留存收益=2000*(1+30%)*12%*(1-60%)=1248,為什么沒考慮所得稅?
(答復)12%表示的是銷售“凈”利率,顯然,2000×(1+30%)×12%表示的是“凈利潤”,所以,計算留存收益時,無須再考慮所得稅,即不需再乘以(1-33%)。
〔教師提示之二〕
原題:
資產負債表里:流動資產合計240,長期投資凈額3,固定資產合計65,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12,資產總計320,流動負債合計96,長期負債合計32,股東權益合計192,權益總計320.銷售收入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項目成正比,企業上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實現凈利100萬元,支付股利60萬元,預計本年度銷售收入5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的增長率為10%,股利支付率與上年相同。)
要求:采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外部融資額。
答案:資產銷售百分比=(240+65)/4000=7.625%
〔提問內容〕
書上公式指變動資產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為什么這里要把固定資產65加上去?
〔教師解答〕提醒您:
(1)題中已經明確告訴您了“銷售收入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項目成正比”,所以,顯然應該固定資產加上。BR>(2)“變動資產”與“流動資產”不是一個概念,變動資產指的是與銷售收入成正比例變動的資產。
〔教師提示之一〕
某債券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為12%,期限6年,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若市場利率為12%,則其發行時的價格( )。
A.高于1000元 B.低于1000元
C.等于1000元 D.無法計算
【答案】C
【解析】對于該題,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由于債券的實際利率大于12%,大于市場利率,所以,答案應該是溢價發行。其實,這種理解方式是不正確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題中由于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因此,在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應該按照半年的市場利率(12%/2=6%)作為折現率,計算結果為:債券發行價格=1000×12%/2×(P/A,6%,6×2)+1000×(P/F,6%,6×2)=1000(元),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C.
請記住這樣一個結論:對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債券而言,如果“票面利率=市場利率”,則一定是平價發行;如果“票面利率>市場利率”,則一定溢價發行;如果“票面利率<市場利率”,則一定折價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