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投資的類型、程序和應遵循的原則
(二)掌握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完整工業項目現金流量的內容
(三)掌握流動資金投資、經營成本和調整所得稅的具體估算方法
(四)掌握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和各種典型項目凈現金流量的簡化計算方法
(五)掌握靜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的含義、計算方法及其優缺點
(六)掌握完全具備、基本具備、完全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判斷標準和應用技巧
(七)掌握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一法在多方案比較決策中的應用技巧和適用范圍
(八)熟悉運營期自由現金流量和經營期凈現金流量構成內容;熟悉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與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的區別
(九)熟悉報考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
(十)了解互斥方案決策與財務可行性評價的關系;了解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投資概述
一、投資的含義和種類
投資,是指特定經濟主體(包括國家、企業和個人)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使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機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等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從特定企業角度看,投資就是企業為獲取收益而向一定對象投放資金的經濟行為。
投資按不同標志可分為以下類型:
1.按照投資行為的介入程度,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2.按照投入的領域不同,分為生產性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
3.按照投資的方向不同,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
4.按照投資的內容不同,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其他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有價證券投資、期貨與期權投資、信托投資和保險投資等多種形式。
二、投資的程序
企業投資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提出投資領域和投資對象;(2)評價投資方案的財務可行性;(3)投資方案比較與選擇;(4)投資方案的執行;(5)投資方案的再評價。
三、投資決策應遵循的原則
企業投資決策應遵循以下原則:(1)綜合性原則;(2)可操作性原則;(3)相
關性和準確性原則;(4)實事求是的原則;(5)科學性原則。
第二節 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分析
一、項目投資的特點與項目計算期的構成
(一)項目投資的特點
項目投資是一種以特定建設項目為對象,直接與新建項目或更新改造項目有關的長期投資行為。本章所介紹的工業企業投資項目主要包括新建項目(含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和更新改造項目兩種類型。
與其他形式的投資相比,項目投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每個項目都至少涉及一項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至少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發生頻率低、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大的特點。
(二)項目計算期的構成
項目計算期,是指投資項目從投資建設開始到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的全部時間,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具體又包括投產期和達產期)。其中,建設期,是指項目資金正式投入開始到項目建成投產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建設期的第一年初稱為建設起點,建設期的最后一年末稱為投產日。在實踐中,通常應參照項目建設的合理工期或項目的建設進度計劃合理確定建設期。項目計算期的最后一年年末稱為終結點,假定項目最終報廢或清理均發生在終結點(但更新改造除外)。從投產日到終結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運營期,又包括試產期和達產期(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兩個階段。試產期是指項目投入生產,但生產能力尚未完全達到設計能力時的過渡階段。達產期,是指生產運營達到設計預期水平后的時間。運營期一般應根據項目主要設備的經濟使用壽命期確定。
項目計算期、建設期和運營期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項目計算期=建設期+運營期
二、項目投資的內容與資金投入方式
(一)項目投資的內容
從項目投資的角度看,原始投資(又稱初始投資)等于企業為使該項目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開展正常經營而投入的全部現實資金,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兩項內容。
建設投資,是指在建設期內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和建設內容進行的投資,具體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和其他資產投資三項內容。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項目用于購置或安裝固定資產應當發生的投資。固定資產原值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關系如下:
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借款利息
項目總投資是反映項目投資總體規模的價值指標,等于原始投資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之和。
(二)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方式
項目投資的投入方式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兩種形式。一次投入方式是指投資行為集中一次發生在項目計算期第一個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如果投資行為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度,或雖然只涉及一個年度但同時在該年的年初和年末發生,則屬于分次投入方式。
(1)現金流入量:營業收入、補貼收入、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和回收流動資金。
(2)現金流出量: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經營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維持運營投資和調整所得稅。
3.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投資項目,可分為以恢復固定資產生產效率為目的的更新項目和以改善企業經營條件為目的的改造項目兩種類型。
(1 )現金流入量: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營業收入、處置舊固定資產的變現凈收入和新舊固定資產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的差額等內容。
(2)現金流出量:購置新固定資產的投資、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經營成本、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流動資金投資和增加的各項稅款等內容。其中,因提前報廢舊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清理凈損失而發生的抵減當期所得稅額用負值表示。
(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算
在估算現金流量時,為防止多算或漏算有關內容,需要注意:(1)必須考慮現金流量的增量;(2)盡量利用現有的會計利潤數據;(3)不能考慮沉沒成本因素;(4)充分關注機會成本;(5)考慮項目對企業其他部門的影響。
1.現金流入量的估算
(1)營業收入是運營期最主要的現金流入量,應按項目在經營期內有關產品的各年預計單價和預測銷售量(假定經營期每期均可以自動實現產銷平衡)進行估算。
(2)補貼收入是與運營期收益有關的政府補貼,可根據按政策退還的增值稅、按銷量或工作量分期計算的定額補貼和財政補貼等予以估算。
(3)在終結點上一次回收的流動資金等于各年墊支的流動資金投資額的合計數。回收流動資金和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統稱為回收額,假定新建項目的回收額都發生在終結點。
2.現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設投資的估算
固定資產投資是所有類型的項目投資在建設期必然會發生的現金流出量,應按項目規模和投資計劃所確定的各項建筑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用、安裝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來估算。
在估算構成固定資產原值的資本化利息時,可根據長期借款本金、建設期年數和借款利息率按復利計算,且假定建設期資本化利息只計入固定資產的原值。
(2)流動資金投資的估算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流動資金是指在運營期內長期占用并周轉使用的營運資金。估算可按下式進行:
本年流動資金投資額(墊支數)=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截止上年的流動資金投資額
或=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上年流動資金實有數
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該年流動資金需用數-該年流動負債可用數
上式中的流動資產只考慮存貨、現實貨幣現金、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等項內容;流動負債只考慮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
為簡化計算,我國有關建設項目評估制度假定流動資金投資可從投產第一年開始安排。因此,投產第一年所需的流動資金應在項目投產前安排。
(3)經營成本的估算
經營成本又稱付現的營運成本(或簡稱付現成本),是指在經營期內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而動用現實貨幣資金支付的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是所有類型的項目投資在運營期都要發生的主要現金流出量,它與融資方案無關。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經營成本=該年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十該年工資及福利費+該年修理費+該年其他費用
上式中,其他費用是指從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中扣除了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工資及福利費以后的剩余部分。
(4)營業稅金及附加的估算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應按在運營期內應交納的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