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籌資方式
[基本要求]
(一)掌握籌資的分類和籌資渠道;掌握企業資金需要量預測的銷售額比率法、直線回歸法和高低點法
(二)掌握吸收直接投資、普通股、留存收益等權益性籌資的方式及其優缺點
(三)掌握長期借款、債券、融資租賃等長期負債籌資的基本概念及其優缺點
(四)掌握短期銀行借款、商業信用、短期融資券、應收賬款轉讓等短期負債籌資的含義及優缺點
(五)熟悉可轉換債券的性質、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缺點;熟悉認股權證籌資的特征和優缺點
(六)了解籌資的渠道與方式,籌資的基本原則;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的組合策略及對企業收益和風險的影響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企業籌資概述
一、企業籌資的含義與分類
企業籌資,是指企業根據其生產經營、對外投資以及調整資本結構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采取適當的方式,獲取所需資金的一種行為。
企業籌集的資金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一)按照資金的來源渠道不同,可將企業籌資分為權益性籌資和負債性籌資
(二)按照所籌資金使用期限的長短,可將企業籌資分為短期資金籌集與長期資金籌集
二、籌資渠道與方式
(一)籌資渠道
籌資渠道,是指籌措資金來源的方向與通道,體現資金的來源與流量。目前我國企業籌資渠道主要包括:銀行信貸資金、其他金融機構資金、其他企業資金、居民個人資金、國家資金和企業自留資金。
(二)籌資方式
籌資方式,是指企業籌集資金所采用的具體形式。目前我國企業的籌資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銀行借款、利用商業信用、發行公司債券和融資租賃。
(三)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的對應關系
籌資渠道解決的是資金來源問題,籌資方式則解決通過何種方式取得資金的問題,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一定的籌資方式可能只適用于某一特定的籌資渠道,但是同一渠道的資金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得,同一籌資方式又往往適用于不同的籌資渠道。因此,企業在籌資時,應實現兩者的合理配合。
三、籌資原則
企業籌資應遵循的原則有:(1)規模適當原則;(2)籌措及時原則;(3)來源合理的原則;(4)方式經濟原則。
四、資金需要量預測
企業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可以采用定性預測法、比率預測法和資金習性預測法。
(一)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指利用直觀的資料,依靠個人的經驗和主觀分析、判斷能力,對未來資金需要量作出預測。
(二)比率預測法
比率預測法,是依據有關財務比率與資金需要量之間的關系預測資金需要量的方法。常用的比率預測法是銷售額比率法,它是指以資金與銷售額的比率為基礎,預測未來資金需要量的方法。
運用銷售額比率法預測資金需要量時,是以下列假設為前提的:(1)企業的部分資產和負債與銷售額同比例變化;(2)企業各項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結構已達到最優。銷售額比率法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A為隨銷售變化的資產(變動資產);B為隨銷售變化的負債(變動負債);城為S1基期銷售額;S2為預測期銷售額;△S為銷售的變動額;P為銷售凈利率;E為留存收益比率; 為變動資產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
為變動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
(三)資金習性預測法
資金習性預測法,是指根據資金習性預測未來資金需要量的一種方法。這里所說的資金習性,是指資金變動與產銷量變動之間的依存關系。按照資金習性可將資金分為不變資金、變動資金和半變動資金。
資金習性預測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根據資金占用總額同產銷量的關系來預測資金需要量;另一種是采用先分項后匯總的方式預測資金需要量。
設產銷量為自變量X資金占用量為因變量y又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y=a+bx
式中,a為不變資金;b為單位產銷量所需變動資金,其數值可采用高低點法或回歸直線法求出。
高低點法的計算公式為:
a=最高收入期資金占用量—b×最高銷售收入
或:a =最低收入期資金占用量—b×最低銷售收入
回歸直線法的計算公式為:
或:
式中,yi為第i期的資金占用量;xi為第i期的產銷量。
五、資金成本計算的一般方法及其對籌資決策的影響
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包括用資費用和籌資費用兩部分。
用資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投資過程中因使用資金而支付的費用,如股利和利息等,這是資金成本的主要內容。
籌資費用,是指企業在籌措資金過程中為獲取資金而支付的費用,如借款手續費和證券發行費等,它通常是在籌措資金時一次性支付。
在財務管理中,資金成本一般用相對數表示,資金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擬訂籌資方案的依據。資金成本對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表現為:(1)它是影響企業籌資總額的重要因素;(2)它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的基本依據;(3)它是企業選用籌資方式的參考標準;(4)它是確定最優資本結構的主要參數。
資金成本并不是企業籌資決策中所要考慮的惟一因素,企業還要考慮到財務風險、資金期限、償還方式、限制條件等。但資金成本作為一項重要的因素,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是籌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