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財務預算
[基本要求]
(一)掌握彈性預算、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的編制方法與優缺點
(二)掌握現金預算的編制依據、編制流程和編制方法
(三)掌握預計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四)熟悉固定預算、增量預算及定期預算的編制方法與優缺點
(五)了解財務預算的含義與功能及其在財務管理環節和全面預算體系中的地位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財務預算體系介紹
一、財務預算的意義和作用
財務預算,是一系列專門反映企業未來一定預算期內預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種預算的總稱。具體包括現金預算、財務費用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利潤分配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等內容。
財務預算具有規劃、溝通和協調、資源分配、營運控制和績效評估功能。
財務預算的編制需要以財務預測的結果為根據,并受到財務預測質量的制約;財務預算必須服從決策目標的要求,使決策目標具體化、系統化、定量化。
二、全面預算的內容
全面預算是根據企業目標所編制的經營、資本、財務等年度收支計劃,即以貨幣及其他數量形式反映的有關企業未來一段期間內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動計劃與相應措施的數量說明。具體包括特種決策預算、日常業務預算與財務預算。
特種決策預算,是指企業不經常發生的、需要根據特定決策臨時編制的一次性預算;特種決策預算包括經營決策預算和投資決策預算兩種類型。
日常業務預算,是指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經營業務的各種預算。主要包括:(1)銷售預算;(2)生產預算;(3)直接材料耗用量及采購預算;(4)應交增值稅、銷售稅金及附加預算;(5)直接人工預算;(6)制造費用預算;(7)產品成本預算;(8)期末存貨預算;(9)銷售費用預算;(10)管理費用預算等內容。
三、財務預算在全面預算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財務預算作為全面預算體系中的最后環節,可以從價值方面總括地反映經營期決策預算與業務預算的結果,也稱為總預算,其余預算則相應稱為輔助預算或分預算。因此,它在全面預算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財務預算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明確工作目標;(2)協調部門關系;(3)控制日常活動;(4)考核業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