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對法人客戶的財務狀況分析主要采取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比率分析以及現金流量分析三種方法。
2.D[解析]財務報表分析是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進行分析,有助于商業銀行深入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以及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財務報表分析應特別關注以下四項內容:識別和評價財務報表風險;識別和評價經營管理狀況;識別和評價資產管理狀況;識別和評價負債管理狀況。
3.A [解析]專家判斷法是商業銀行在長期經營信貸業務、承擔信用過程風險中逐步發展并完善起來的傳統信用分析方法。專家系統是依賴高級信貸人員和信貸專家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豐富經驗,運用各種專業性分析工具,在分析評價各種關鍵要素基礎上依據主觀判斷來綜合評定信用風險的分析系統。
4.A [解析]不良資產/貸款率是重要的風險監測指標。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5.A[解析]信貸審批是在貸前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由獲得授權的審批人在規定的限額內,結合交易對方或貸款申請人的風險評級,對其信用風險暴露進行詳細的評估之后作出信貸決策的過程。信貸審批或信貸決策應遵循下列原則:①審貸分離原則;②統一考慮原則;③展期重審原則。
6.C [解析]信用風險監測是指信用風險管理者通過各種監控技術,動態捕捉信用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經超過閾值。
7.D [解析]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暴露。
8.A[解析]貸款重組是債務人因某種原因無法按原有合同履約,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客戶違約風險導致的損失,對原有貸款結構進行調整、重新安排、重新組織的過程。
9.A [解析]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5+2+1)/(30+15+5+2+1)≈15%。
10.C[解析]我們可以根據公式不良貸款拔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2+3+4)/(6+2+3)=0.82。
11.D[解析]假按揭風險屬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風險分析,所以A項正確;汽車消費信貸,信用卡消費信貸屬于個人零售貸款的風險分析,所以B、C正確;D項中的違約概率屬于客戶信用評級的內容,不屬于按照個人信貸產品分類的風險分析,本題答案為D。
12.B[解析]信用評分模型分析的基本過程是選擇模擬出特定型的函數關系,其次根據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最后將屬于此類別的潛在借款人的相關因數數據代入函數關系式計算出一個數值,所以A項正確;違約概率模型屬于現代信用風險計量方法,其中死亡率模型是違約概率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所以C項正確;專家判斷和信用評分法與違約概率模型相比,違約概率模型能直接估計客戶的違約概率,所以D項正確,B項錯誤。
13.B[解析]假設一旦違約,債券持有人將一無所有,即回收率θ=0,則上述評級為B的零息債券在1年內的違約概率:P=1-(1+10%)/(1+15.8%)=1-0.95=0.05。
14.A[解析]客戶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對客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的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風險的大小。
15.A [解析]從銀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商業銀行客戶信用評級大致經歷了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模型、違約概率模型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二、多項選擇題
1.ABE[解析]商業銀行貸款重組是當債務人因種種原因無法按原有合同履約時,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客戶違約引致的損失而對原有貸款結構(期限、金額、利率、費用、擔保等)進行調整、重新安排、重新組織的過程。
2.ADE[解析]債項評級和客戶評級都反映了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維度,所以A項正確;客戶評級主要針對交易主體,其等級水平由債務人的信用水平決定,所以B、C錯誤;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一個債務人的不同的交易可以有不同的債項評級,所以D、E正確。
3.BCDE[解析] 違約定義是《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內部評級法的最重要定義,估計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1GD)、違約風險暴露(EAD)等信用風險參數的基礎,體現了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中心的信用風險管理理念,所以B、c、D正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業尚無統一的違約定義,監管當局也未出臺相應的監督指引,所以A項不正確;E項中屬于商業銀行違約內容之一,所以E項正確。
4.ABD [解析]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計量經歷了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模型、違約概率模型分析三個主要發展階段,所以A、B、D正確;C、E項是風險識別常用的方法。
5.BCDE[解櫪信用風險計量是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所以A項不正確;客戶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對客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的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風險的大小,評價主體是商業銀行,客戶評級的評價目標是客戶違約風險,客戶評價結果是信用等級和違約概率。
6.ABCDE[解析]違約損失率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例,影響它的因素主要包括產品因素、公司因素、行業因素、地區因素、宏觀經濟因素。
7.ABCE[解析]國家風險限額是用來對某一國家的風險暴露進行管理的額度框架,所以E正確;區域限額管理與國家限額管理有所不同。國外銀行一般不對一個國家內的某一地區設置地區風險限額,我國由于國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在一定時期內,我國商業銀行實施區域風險限額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所以A、B、C正確;區域風險限額管理一般情況下經常作為指導性的彈性限額,所以D項錯誤。
8。AC[解析]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專業貸款的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采用內部評級法,另一種是采用監管映射法。
9.ACDE[解析]對單一客戶進行限額管理時,要計算客戶的最高債務承受能力,所以A項正確;在單一客戶限額管理中,確定的總授信額度應小于或等于客戶的最高債務承受額度,所以B項錯誤;集團統一授信與單一客戶限額管理有相似之處,但從整體思路上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集團客戶一般分為三步走.所以C項正確;國家風險限額是用來對某一國家的信用風險暴露進行管理的額度框架,所以D項正確;組合限額管理可以分為授信集中度限額和總體組合限額,所以E項正確。
三、判斷題
1.A [解析]貸款定價是由市場、銀行和監管機構這三個方面形成均衡定價的主要力量。
2.A[解析]商業銀行客P信用評級大致經歷了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法、違約概率模型分析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3.B[解析]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規定,從2001年起,在我國各類銀行全面施行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即: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
4.B [解析]個人住房貸款“假按揭”是指開發商以單位職工或者其他關系人冒充客戶,通過虛假購買的方式套取銀行貸款的行為。
5.B[解析]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