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經營環境
1.經濟環境
銀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經濟發展中的投資需求和服務性需求。
宏觀經濟發展的總體指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
衡量宏觀經濟發展的指標:(與上一一對應)
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國(或一個地區)所有常住居民自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衡量經濟增長)
常住居民的概念 —— 居住在本國的公民、暫住外國的本國公民和長期居住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
失業率:勞動人口中失業人數所占的百分比。勞動人口是指年齡在16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全體(衡量失業率)
我國統計部門的失業率為城鎮登記失業率。即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占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
衡量通貨膨脹(物價穩定)的三個指標: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2、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3、國內生產總值物價平減指數。
通貨緊縮:物價持續、普遍、明顯地下降
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國際收支差額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內,既無巨額赤字,也無巨額盈余。
國際收支包括:1、經常項目 —— 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單方面轉移。是最具綜合性的對外貿易指標。2、資本項目 —— 直接投資、政府和銀行的借款及企業信貸。反映了一國利用外資和償還本金執行情況,如直接投資、政府和銀行的借款及企業信貸等
經濟周期:是指處于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的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
經濟結構:是指從不同角度考察的國民經濟構成,一般包括以下結構:1、產業結構 —— 第一產業(農、林牧、漁)第二產業(采礦、制造、電力、燃氣、水生產及供應業)第三產業,2、地區結構3、產品結構4、所有制結構5、分配結構6、技術結構7、消費投資結構 —— GDP由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部分組成(Y=C+I+G+NX),在中國推動整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是投資
經濟結構對商業銀行既有直接影響,也有間接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2. 金融環境
金融市場的功能:1、貨幣資金融通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2、優化資源配置功能3、風險分散和風險管理功能 4、經濟調節功能5、定價功能
金融市場的種類
按期限劃分:1貨幣市場(期限在一年之內德短期資金融通市場)2資本市場(期限在一年以上,包括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
按具體交易工具類型劃分:1債券市場2 票據市場3外匯市場 4票市場5黃金市場6保險市場
按交易階段劃分:1發行市場(一級市場、初級市場)2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按交割時間劃分:1現貨市場2 期貨市場
按交易場所劃分:1場內交易市場 2場外交易市場(OTC Over The Counter)
我國的金融市場從市場類型來看,包括:
① 貨幣市場 —— 同業拆借、債券回購、票據市場(84年拆借市場成立,97/6債券回購業務開展)
② 資本市場 —— 債券、股票市場(90年底上交、深交所成立;97/6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
③ 其他市場 —— 保險、外匯、黃金、期貨市場(94/4,銀行間外匯市場成立,02/10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
金融市場對銀行的影響
金融市場發展對銀行的促進作用(4點)
① 直接促進銀行的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為銀行富余資金的運用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② 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能為銀行提供大量的風險管理工具,提高其風險管理水平,可通過交易轉嫁風險
③ 為商業銀行的客戶評價及風險度量提供了參考標準
④ 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金融工具的種類
按期限長短劃分:1短期金融工具(一年以下含一年,如商業票據、短期國庫券、銀票、可轉讓大額存單、回購協議)2長期金融工具(一年以上,如股票、企業債券、長期國債)
按融資方式劃分:1直接融資 —— 政府、企業發行的國庫券、企業債券、商業票據、公司股票等2間接融資 —— 銀行債券、銀行承兌匯票、可轉讓大額存單、人壽保單等。
按投資者的權利劃分:1債權工具 —— 代表是債券(企業債、國債、金融債)2股權工具 —— 代表是股票(普通股、優先股)3混合工具 —— 代表是可轉債,混和基金。
按金融職能劃分:1投資、籌資工具(股票、債券)2用于支付、便于商品流通的金融工具(各種票據)3用于保值、投機等目的的工具(期權、期貨等衍生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