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課外作業的布置與反饋
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繼續,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外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勤學苦練、克服困難的品質和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課外作業的形式
課外作業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種:
1.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如復習、預習教科書等。
2.各種口頭作業和口頭答問,如朗讀、閱讀、復述等。
3.各種書面作業,如書面練習、演算習題、作文、繪圖等。
4.各種實際作業,如觀察、實驗、測量、社會調查等。
(二)作業布置的基本要求
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應服從以下要求:
1.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有助于學生鞏固、加深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
2.作業的份量要適宜,難易要適度。
3.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時間,在必要時提示作業的作法。
4.及時批改學生作業,以便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上課的必要補充,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一)輔導內容
課外輔導有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兩種形式,其內容一般包括:
1.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指導學生做好作業。
2.為基礎差和因事、因病缺課的學生補課。
3.對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4.給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
5.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的教育。
(二)輔導要求
1.從輔導對象實際出發,確定輔導內容和措施。
2.輔導只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輔導上。
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這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一)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的意義
檢查、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對于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教學的效果,從而總結經驗,改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能夠促使他們復習功課,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和技能,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與缺陷,明確努力方向,不斷提高水平。對于學校,可以全面了解教學狀況,獲得學生升、留級和能否畢業的依據,并在此基礎上改進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對于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及其變化,以便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二)學業成績檢查的方式
1.平時考查
通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口頭提問、檢查書面作業和單元測驗等。
口頭提問能使教師立刻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提問的對象應當普遍,應將簡單提問與詳細提問、口頭回答和板書回答結合起來。檢查書面作業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質量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評分或不給予評分。單元測驗通常在一章或一個課題學習完畢以后進行,也可以在期中進行,它能在較短時間內普遍檢查每個學生的學習質量,但其次數、難易程度和時間長短,應按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適當安排,不宜過多和過于集中。
2.考試
考試是對學生知識、技能等進行總結性檢查時所采用的一種方式。它通常在學習告一段落后,為了系統地檢查和衡量所學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情況,在期中、期末和畢業時進行。考試可分為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和畢業考試。
考試的方式有口試、筆試(開卷、閉卷)和實踐考核三種。口試是教師校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擬定一批題目,學生抽簽,進行短暫的準備之后進行回答。筆試是教師對全體學生出同樣的題目,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書面回答。各科教學都可以運用這兩種考試。
(三)學業成績檢查的基本要求
1.根據教學目標制定評價標準
學業成績評價的標準主要是看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廣度是指學生對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知識范圍掌握的情況;深度是指學生對知識理解和鞏固的程度,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2.編制測驗藍圖
測驗藍圖主要包括測驗方式和時間,測驗的知識內容范圍,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難易程度的等級及各等級的分數比例,測驗的試題類型等。
(四)學業成績評定的方法
主要有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兩種。后者又可分為兩類:文字等級記分法,如甲、乙、丙、丁、優、良、及格、不及格;數字等級記分法,如5、4、3、2、1,等。
(五)學業成績評定的基本要求
1.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與教科書的要求,客觀、公正地對學生知識質量作出評定,不能附加其他根據或標準,更不能憑主觀意愿增減分數。
2.向學生提出學習上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評分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提高知識質量。因此,教師在考查、考試后必須指出學生在答案中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促進學生提高學業成績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