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團體規范
(一)概念
含義:每個成員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
實際:就是對個體在特定場合下行為的一種期望。
(二)分類
1.正式規范:存在于正式組織中,往往用正式文件明文規定,且由上級或團體中的其他成員監督執行。如,企業中的各種規章制度、規則等。
2.非正式規范:它是成員約定俗成的、無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違反它,不會受到來自組織的正式懲罰。
3.關系:從規范存在的范圍看
(1)非正式規范:存在范圍要更廣,它既存在于非正式團體,也存在于正式團體。
(2)正式規范:只能存在于正式團體中。(2005年單選)
(三)作用X9※(2006年單選)
1.它有助于維持團體的一致性。表現在:
(1)從外部:制約著成員
(2)從內部:為成員提供彼此認同的依據。
2.它為成員提供了認知標準和行為準則。
3.它也具有惰性作用,有時也會制約成員的努力水平。
三、團體壓力
(一)團體壓力Y1
1.含義:指團體、團體規范會對每一個成員產生約束力,使其與團體保持一致,服從團體利益,效勞于團體。
2.表現:團體壓力是團體作用于成員的直接表現形式,成員常常表現出從眾、順從與服從行為。
(二)從眾Y2
1.含義:它是指團體成員在真實或想象的團體壓力之下,表現出在觀點和行為上同團體或團體中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
2.影響因素※
(1)團體凝聚力
(2) 團體一致性
(3)團體規模:當團體人數達到4人時,團體對個體的影響最大。(2005年單選)
(三)順從Y3
1.含義:它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請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動的傾向。
2.影響因素
(1)積極的情緒
(2)強調順從的互惠性
(3)合理的原因
(四)服從Y4
1.含義:它是指在他人的命令下作出某種行為的傾向。
2.實驗說明:服從是人的一種基本傾向。
四、團體凝聚力
(一)概念與作用
1.含義
它是指團體成員相互吸引并對組織目標認同的程度,適度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團體成員的參與程度和促進交流,促使團體成員遵從組織的規范。
2.作用※
(1)凝聚力越高的團體績效越好
(2) 凝聚力與績效之間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直線關系(2004年單選)
①高凝聚力能否導致高績效:取決于績效規范
②高凝聚力同績效有循環依存的關系:高凝聚力既是高績效的原因,也是高績效的結果。
(二)影響因素
1.相處的時間:這是社交的時間效應。長時間的相處更容易培養高團體凝聚力。
2.加入團體的難度:加入團體的難度越大、可能性越小,成員的凝聚力越大。
3.團體規模:團體規模越大,凝聚力往往可能會越小。(2005年案例)
3.團體的同質性:團體的同質性越高,凝聚力越高。
4.外在威脅:外在威脅來臨,團體成員會更團結。
5.過去成功的經驗:過去成功的經驗,能增強成員對團體的向心力。
相關推薦:2011年初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復習資料:態度與行為
熱點推薦:
網校輔導>>
為幫助參加考試的學員有效備考,2011年考試大經濟師網校,充分利用自身網絡教育優勢,強力推出“2011全國經濟師考試輔導”,學員自付費之日起可不限時間、次數重復點播學習,直到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并可享受24小時權威專家在線答疑服務,機會難得,欲報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