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題主要檢驗考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應具備的基本計算能力,以及對各種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水平。因為計算題所涉及的題目都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在日常工作中所必須用到的數量分析方法,將工作中的實操與理論相結合去思考,就沒有那么困難了,教材上面的理論部分比較難理解,通過下面的例題解答分析,一起來加深攻克這個難點。
1、某公司崗位評價表
具體說明:
(1) 崗位評價總點值為800分,表中的權重是指薪酬要素占總點值的權重;
(2) 崗位A經過評價,結果為:知識經驗4級,對決策的影響3級,溝通1級,監督管理1級,職責4級,解決問題的能力4級,工作環境1級;
(3) 崗位B經過評價,結果為:知識經驗2級,對決策的影響1級,溝通1級,監督管理2級,職責2級,解決問題的能力2級,工作環境3級。
請計算A、B的崗位評價結果。
解題如下:
(1)、崗位A的計算結果:800×(11+8+2+2+12+15+2)×100%=416
(2)、崗位B的計算結果:800×(5+2+2+6+6+10)×100%=248
結果:A崗位價值比B崗位價值大,根據此結果可以設定相應的薪酬標準。
2、公司在崗位評價過程中,采取了百分比系數法。以下列A崗位為例,其評價表如下。
問題:(1)填表,計算出A崗位各評價要素指標的得分以及評價總分。
(2)說明設計各評價要素和指標權重的基本要求。
解題如下:
(1)計算出A崗位各評價要素指標的得分以及評價總分。
(1)計算出A崗位各評價要素指標的得分以及評價總分。
(2)在企業中,不同類別的崗位具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在設計各評價要素及其指標的權重時,應根據其性質和特點,確定各崗位評價要素和指標的權重值,以體現出各類崗位(如管理崗位、技術崗位、生產崗位等)之間的差異性。
3、某公司采用成對比較法對現有的六種崗位進行評價,如下圖,然后將下圖空白處補齊,并進行數據匯總,再對該六種崗位從低到高進行排序。
答題思路:用表縱列崗位與橫理崗位對比,以橫列崗位作為對比基礎,如果比本崗位責任大,畫上“+”號,如果比本崗位責任小,畫上“-”號,最后得出的結果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