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
2.【答案】C
【解析】基本保護是對勞動者的勞動權的最低限度的保護,即基本權益的保障。在勞動者的利益結構中,生存與發展是勞動者的基本利益,對勞動者最為重要。保障勞動權首先就是要保障基本利益。
3,【答案】C
【解析】優先保護意味著在特定情況下,當對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利益保護發生沖突時,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例如,安全與生產發生沖突時,應當堅持安全重于生產的原則,即使生產受到影響也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依據法律規定,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全國勞動工作,其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稱為勞動規章。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法律規范在調整勞動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勞動者(雇員)與用人單位(雇主)之問的權利義務關系,即雇員與雇主在實現現實的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CE
2.【答案】ACE
3.【答案】BCDE
4.【答案】ACE
5.【答案】AD
【解析】優先保護是指《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利益都給予合法保護的同時,優先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勞動者。
6.【答案】ABCDE
7.【答案】AB
8.【答案】ABDE
【解析】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據勞動法律的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參與者,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雇主與雇員。因為勞動法律關系為雙務關系,當事人互為權利義務主體,即一方的義務為另一方的權利,一方義務的履行即是另一方權利的實現。
章節輔導: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章節考點與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