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真題
單選
77.勞動關系的內容是( )[1分]
A.勞動
B.勞動力
C.勞動者
D.報酬
參考答案:A
解析:勞動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形式,勞動是這種關系的基礎,也是它的實質和內容。
78.( )作為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是連接雇主與雇員的橋梁。[1分]
A.工資
B.勞動關系
C.勞動法律關系
D.事實勞動關系
參考答案:A
解析:在勞動關系中,雇員作為勞動力的所有者,按照一定的價格——工資,將勞動力的使用權讓渡給勞動力的使用者雇主;雇主在支付了工資后,獲得了勞動的給付。工資作為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是連接雇主與雇員兩者的橋梁。
79.( )是指用人單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無書面勞動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勞動合同形成的勞動法律關系。[1分]
A.勞動關系
B.勞動法律關系
C.事實勞動關系
D.勞務關系
參考答案:C
解析: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無書面勞動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勞動合同形成的勞動法律關系。
80.下列選項中,屬于勞務關系客體的是( )[1分]
A.組織
B.法人
C.權利義務
D.智力成果
參考答案:D
解析:勞務關系的客體即主體權利義務所指向的事務,包括行為,也包括物、智力成果以及其他體現具有物質或非物質利益性質的事務。
81.下列關于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1分]
A.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因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
B.勞動關系產生的原因是社會分工
C.勞務關系中,違反合同的沒有行政責任
D.勞動關系中,違反合同的有行政責任
參考答案:B
解析: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因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它是社會勞動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是勞動的社會形式。勞務關系產生的原因在于社會分工。
82.在勞務派遣中,( )的關系屬于有“關系”沒勞動的形式勞動關系。[1分]
A.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
B.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
C.勞務派遣機構與被派遣勞動者
D.雇主與雇員
參考答案:C
解析:勞務派遣中勞務派遣機構與用工單位對于被派遣勞動者兩兩之間的關系都是勞動關系。但是這兩種勞動關系卻都是不完整的勞動關系。前者,即勞務派遣機構與被派遣勞動者的關系屬于有“關系”沒勞動的形式勞動關系;后者,即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的關系屬于有勞動沒“關系”的實際勞動關系,因而都是不完整的勞動關系。但是,將二者結合起來觀察,它們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勞動關系,一種特殊的組合勞動關系。
83.( )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1分]
A.勞務派遣用工
B.臨時性用工
C.聘任制用工
D.勞動合同用工
參考答案:D
解析: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84.( )是指專門就工資分配事項簽訂的專項集體合同。[1分]
A.工資集體協商
B.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C.工資協議
D.工資指導線
參考答案:C
解析:工資協議是指專門就工資分配事項簽訂的專項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是指企業工會(雇員)代表與企業(雇主)代表依法就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收入水平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協議的行為。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我國集體合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調整勞動關系運行的重要機制。
85.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不包括( )[1分]
A.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
B.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
C.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形式
D.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與違約責任
參考答案:A
解析: 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不是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而是政府文件等的規定。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包括:(1)工資協議的期限。(2)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3)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4)獎金、津貼、補貼等分配辦法。(5)工資支付辦法。(6)變更、解除工資協議的程序。(7)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8)工資協議的違約責任。(9)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事項。
多選
120.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可參考( )等憑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1分]
A.考勤記錄
B.勞動者的家屬及其他人的證明
C.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D.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
E.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參考答案:ACDE
解析: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121.勞務派遣中,( )屬于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責任。[1分]
A.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B.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C.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D.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E.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參考答案:ACDE
解析:勞務派遣中,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1)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其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122.關于制定工資指導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1分]
A.只需符合各個行業及其企業的需要
B.應注意與國際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C.堅持平均工資的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D.堅持企業工資總額的增長低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E.應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對工資增長的總體要求
參考答案:AB
解析:制定工資指導線應遵循的原則:(1)工資指導線的制定應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對工資增長的總體要求,堅持企業工資總額的增長低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平均工資的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的原則。(2)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并不均衡,經濟發展水平及發展速度、生活費水平與其他價格水平亦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因而國家不實行全國統一的工資指導線標準,允許各她根據其具體情況確定當地工資指導線水平。(3)制定工資指導線實行協商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工會、企業家協會研究制定,并將當年工資指導線方案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審核后,經地方政府審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勞動行政主管部門)頒布。
123.按照勞動爭議主體的不同,可以把勞動爭議劃分為( )[1分]
A.權利爭議
B.利益爭議
C.個別爭議
D.集體爭議
E.團體爭議
參考答案:CDE
解析:按照勞動爭議的主體劃分為:個別爭議、集體爭議、團體爭議;按照勞動爭議的性質劃分為:權利爭議、利益爭議;按照勞動爭議的標的劃分為:勞動合同爭議,關于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而發生的爭議,關于勞動報酬、培訓、獎懲等因適用條件的不同理解與實施而發生的爭議等。
124.勞動爭議的解決機制包括( )[1分]
A.自力救濟
B.社會救濟
C.自力救濟與公力救濟相結合
D.公力救濟
E.社會救濟與公力救濟相結合
參考答案:ABDE
解析:一般地說,勞動爭議的解決機制包括四種方式: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社會救濟與公力救濟相結合。
125.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的條件包括( )[1分]
A.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B.申請人與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
C.申請時間符合申請仲裁的時效規定
D.有具體的仲裁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理由
E.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參考答案:ABCDE
解析: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的條件包括:(1)申請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2)有明確的被申請人。(3)有具體的仲裁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理由。(4)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和受理仲裁委員會的管轄。(5)申請時間符合申請仲裁的時效規定。
小編推薦:
2018年1-3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如何告別盲目備考,高效鎖分通關?講師王鑫鑫詳解6大模塊90%核心考點,助你輕松突破及格線,立即搶先備考拿證,領取2000+國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