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價值法是使用一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指標與其競爭者進行對比,以決定該公司價值的方法。
(一)市盈率模型
1.市盈率指標表示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該指標揭示了盈余和股價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達為:市盈率(P/E)=每股價格/每股收益(年化)。
2.價值倍數會隨著投資者的情緒而變化。當投資者保持樂觀態度時,收益乘數較高,市場價格也較高;當投資者持悲觀態度時,收益乘數較低,市場價格也較低。
(二)市凈率模型
賬面價值(book value)是公司凈資產的會計指標。法瑪(Fama)和弗倫奇(French)及其以后學者的研究表明,市價/賬面價值比率(price/book value,P/B)是衡量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這就是市凈率的表達公式。
(三)市現率模型
由于公司盈利水平容易被操縱而現金流價值通常不易操縱,市價/現金比率(市現率)越來越多地被投資者所采用。同時,根據信用評價“現金為王”的法則,現金流價值在基本估值中也是很關鍵的。
1.市現率=市價/現金比率。
2.根據信用評價“現金為王”的法則,現金流價值在基本估值中是很關鍵的。
(四)市銷率模型
市銷率也稱價格營收比,是股票市價與銷售收入的比率,該指標反映的是單位銷售收入反映的股價水平。
1.市銷率也稱價格營收比,是股票市價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2.該指標反映的是單位銷售收入反映的股價水平。
3.計算公式為:;為t期股票的價格;為公司在t+1期的每股銷售額。
4.市銷率指標的引入主要是為克服市盈率等指標的局限性,在評估股票價值時需要對公司的收入質量進行評價。
5.市銷率有助于考察公司收益基礎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質量水平。
(五)企業價值倍數
企業價值倍數(enterprise multiple,EV/EBITDA)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公司估值指標。它反映了投資資本的市場價值和未來一年企業收益間的比例關系。
EV/EBITDA和市盈率等相對估值指標的用法一樣。
EV/EBITDA較P/E有明顯優勢:
1.由于不受所得稅率不同的影響,使得不同國家和市場的上市公司估值更具可比性;
2.不受資本結構不同的影響,公司對資本結構的改變不會影響估值,同樣有利于比較不同公司的估值水平;
3.排除了折舊、攤銷這些非現金成本的影響(現金比賬面利潤重要),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公司價值。
但EV/EBITDA更適用于單一業務或子公司較少的公司估值,如果業務或合并子公司數量眾多,需要做復雜調整,有可能會降低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