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響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
包括項目的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管理環境因素和作業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
主要指工程地質、水文、氣象條件和地下障礙物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影響項目質量的因素。
例如,復雜的地質條件對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的要求及其影響;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雨期基坑開挖,地基受水浸泡影響承載力;
在寒冷地區冬期施工,凍融影響質量;
在基層未干燥或大風天進行卷材屋面防水層的施工質量問題。
(2)社會環境因素
主要是指會對項目質量造成影響的各種社會環境因素。
包括國家建設法律法規的健全程度及其執法力度;
建設工程項目法人決策的理性化程度以及經營者的經營管理理念;
建筑市場(包括建設工程交易市場和建筑生產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及交易行為的規范程度;
政府的工程質量監督及行業管理成熟程度;
建設咨詢服務業的發展程度及其服務水準的高低;
廉政管理及行風建設的狀況。
(3)管理環境因素
主要是指項目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制度和各參建單位之間的協調等因素。
比如,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現場施工組織系統和質量管理的綜合運行機制。
(4)作業環境因素
主要指項目實施現場平面和空間環境條件,各種能源介質供應,施工照明、通風、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場地給水排水,以及交通運輸和道路條件等因素。
速記簡表
自然環境因素 | 地質、水文、氣象條件和地下障礙物等自然環境 |
社會環境因素 | 法律法規、建筑市場、咨詢服務、政府監督、經營管理 |
管理環境因素 | 項目內部管理 |
作業環境因素 | 照明、通風、安全防護、給排水等人為環境和條件 |
【2018】影響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的環境因素是( ?。?/p>
A.施工現場自然壞境、施工作業環境和技術環境
B.施工現場自然環境、施工作業環境和施工質量管理環境
C.施工現場自然環境、技術環境和施工質量管理壞境
D.施工作業環境、技術環境和施工質量管理壞境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質量形成過程和影響因素分析,影響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管理環境因素和作業環境因素。
易混淆之處:影響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的區分
▲(二)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
(1)目測法,也稱觀感質量檢驗。手段為"看、摸、敲、照"四個字。
1)看:例如,清水墻面是否潔凈,噴涂的密實度和顏色,內墻抹灰的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混凝土外觀等;
2)摸:例如,油漆的光滑度,漿活是否牢固、不掉粉等;
3)敲:例如,對地面工程、裝飾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磚、石材飾面等,均應進行敲擊檢查;
4)照:例如,管道井、電梯井等內的管線、設備安裝質量,吊頂內連接及設備安裝質量等。
(2)實測法,手段為"靠、量、吊、套"四個字。
1)靠:用直尺、塞尺檢查,諸如墻面、地面、路面等的平整度;
2)量;檢查斷面尺寸、軸線、標高、濕度、溫度等的偏差,例如,大理石板拼縫尺寸,攤鋪瀝青拌合料的溫度,混凝土坍落度的檢測等;
3)吊:檢查垂直度,例如,砌體垂直度檢查、門窗的安裝等;
4)套:是以方尺套方,例如,對陰陽角的方正、踢腳線的垂直度、預制構件的方正、門窗口及構件的對角線檢查等。
(3)試驗法
1)理化試驗(物理力學性能、化學成分)
①物理力學性能檢驗,包括: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折強度、沖擊韌性、硬度、承載力等;
②物理性能測定,如密度、含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及抗滲、耐磨、耐熱性能等;
③化學成分及性質測定,如鋼筋中的磷、硫含量,混凝土粗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以及耐酸、耐堿、抗腐蝕性等。
此外,需進行現場試驗的有:對樁或地基的靜載試驗、下水管道的通水試驗、壓力管道的耐壓試驗、防水層的蓄水或淋水試驗等。
2)無損檢測(超聲波探傷、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等)
【2013】下列現場質量檢查方法中,屬于無損檢測方法的是( ?。?/p>
A.拖線板掛錘吊線檢查
B.鐵錘敲擊檢查
C.留置試塊試驗檢查
D.超聲波探傷檢查
233網校解析: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有超聲波探傷、X射線探傷、Y射線探傷等。
易混淆之處: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的區分
▲(三)施工質量缺陷處理的基本方法
1、返修處理
部分質量未達規范、標準或設計規定的要求,但經過采取整修后可以達到要求的質量標準,又不影響使用功能或外觀的要求的。
例如,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蜂窩、麻面,或者局部出現損傷;
如結構受撞擊、局部未振實、凍害、火災、酸類腐蝕、堿骨料反應等在結構的表面或局部,不影響其使用和外觀。
如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經分析研究認為不影響結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當裂縫寬度不大于0.2mm時,可采用表面密封法;當裂縫寬度大于0.3mm時,采用嵌縫密閉法;當裂縫較深時,則應采取灌漿修補的方法。
2.加固處理
針對危及結構承載力的質量缺陷的處理。通過加固處理,使建筑結構恢復或提高承載力,重新滿足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的要求,使結構能繼續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
對混凝土結構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增設剪力墻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等。
3.返工處理
當工程質量缺陷經過返修、加固處理后仍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或不具備補救可能性,則必須采取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的返工處理措施。
例如,某防洪堤壩填筑壓實后其壓實土的干密度未達到規定值,經核算將影響土體的穩定且不滿足抗滲能力的要求,須挖除不合格土,重新填筑,重新施工;
某公路橋梁工程預應力按規定張拉系數為1.3,而實際僅為0.8。
如某高層住宅施工中有幾層的混凝土結構誤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爆破拆除重新澆筑。
4.限制使用
當工程質量缺陷按修補方法處理后無法保證達到規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無法返工處理的情況下,可作出結構卸荷或減荷以及限制使用的決定。
5.不作處理
質量問題雖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或標準,但其情況不嚴重,對結構安全或使功能影響很小,經過分析、論證、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和設計單位等認可后可不作專門處理。一般可不作專門處理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例如,建筑物出現放線定位的偏差且嚴重超過規范標準規定,若要糾正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但經過分析、論證其偏差不影響生產工藝和正常使用,在外觀上也無明顯影響。
又如,某些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縫,經檢查分析,屬于表面養護不夠的干縮微裂,不影響安全和外觀。
(2)后道工序可以彌補的質量缺陷。
例如,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輕微麻面,可通過后續的抹灰、刮涂、噴涂等彌補。
混凝土現澆樓面的平整度偏差達到10mm,但由于后續墊層和面層的施工可以彌補。
(3)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合格的。
例如,某檢驗批混凝土試塊強度值不滿足規范要強度不足,但經法定檢測單位對混凝土實體強度進行實際檢測后,其實際強度達到規范允許和設計要求值時。經檢測未達到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經分析論證只要使用前經再次檢測達到設計強度,也可不作處理,但應嚴格控制施工荷載。
(4)出現的質量缺陷,經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例如,某一結構構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強度不足,影響結構承載力,但按實際情況進行復核驗算后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承載力時。
6.報廢處理
出現質量事故的項目,經過分析或檢測,采取上述處理方法后仍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或標準,則必須予以報廢處理。
施工質量缺陷處理處理流程: |
1、嚴重的缺陷,推倒重來;一般的缺陷,翻修或更換器具、設備,采取措施后重新驗收。 |
2、難以確定可否驗收時,應請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當鑒定結果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時,該檢驗批仍應認為通過驗收。 |
3、如經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況,該檢驗批可以予以驗收。 |
4、如經法定檢測單位檢測鑒定以后認為達不到規范標準的相應要求,必須按一定的技術方案進行加固處理,使之能保證其滿足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在不影響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條件下,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 |
5、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
【2018】某鋼混結構住宅墻體砌筑時,由于施工放線的錯誤,導致山墻上窗戶的位置偏移30cm,應采用的處理方法是( )。
A.返工處理
B.加固處理
C.修補處理
D.不作處理
233網校解析:建筑物出現放線定位的偏差且嚴重超過規范標準規定,若要糾正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但經過分析、論證其偏差不影響生產工藝和正常使用,在外觀上也無明顯影響,屬于一般可不作專門處理的第1種情況: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易混淆之處:判斷不做處理和返工處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