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生產準備和竣工驗收
1.生產準備
對于直接用于物質生產或為物質生產服務的項目(即生產性項目)而言,生產準備是工程項目交付投產前由建設單位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生產準備是銜接建設與生產的橋梁,是工程建設轉入生產經營的必要條件。建設單位需要適時組成專門機構進行生產準備工作,確保工程建成后能及時投產。
根據工程項目種類不同,生產準備工作內容會存在差異。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①組建生產管理機構,制定生產管理制度;②招聘和培訓生產人員,組織生產人員參加設備安裝、調試和工程驗收工作;③落實原材料、協作產品、燃料、水、電、氣等來源和其他需協作配合的條件,并組織工裝、器具、備品、備件等制造或訂貨等。
2.竣工驗收
根據建設工程按設計文件規定內容和工程承包合同約定全部建完后,達到工程竣工驗收條件時,便可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工程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實施階段最后一個環節,是投資成果轉入生產或使用的標志,也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設成果、檢驗工程質量的重要步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參加工程竣工驗收。不同專業類別的工程竣工驗收有著不同的驗收標準和程序。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設工程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即進入缺陷責任期。施工承包單位應在缺陷責任期內對已交付使用的工程質量缺陷承擔責任。缺陷責任期最長不超過2年。在缺陷責任期內發現有質量缺陷的,應及時修復,修復和查驗費用由責任方承擔。缺陷責任期屆滿時,建設單位應向工程承包單位返還工程施工過程中扣留的工程質量保證金。缺陷責任期屆滿時,工程承包單位未履行缺陷責任的,建設單位有權扣留與未履行責任部分所需金額相應的工程質量保證金,并有權根據合同約定要求延長缺陷責任期,直至履行缺陷責任為止。
【習題演練】
關于建設程序中各階段工作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初步設計或技術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圖設計,使其達到施工安裝的要求
B.工程開始拆除舊建筑物和搭建臨時建筑物時即可算作工程的正式開工
C.生產準備階段是由建設階段轉入生產經營階段的重要銜接階段
D.竣工驗收是考核建設成果、檢驗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