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羅馬是一個國家,今天它是意大利首都的名稱。也就是一個城市的名稱。(提供的線索)
古代歐洲的這些國家大多數是源自一個比較小的地域,如:羅馬帝國,環地中海統一了歐、亞、非三大洲的許多領土,但是,最早發端于羅馬地點。
隨著羅馬國家的形成,按照西方歷史學的發展迅速,在奴隸制這樣的階段,在羅馬國家內部有一些矛盾產生。當時羅馬國家社會上主要是兩個部分人,一部分是居于統治地位的叫各種各樣的貴族,奴隸主。另一種是居于被統治地位的,平民。奴隸嚴格講和這兩類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按照古代羅馬法的說法,奴隸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特別的物。也就像財產一樣,那么,在這個階段,平民當然要維護他們原本就不多的權益。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利益社會分配的矛盾,平民覺得原有的一套法律,越來越不公平。
主要體現在:舊貴族按照傳統習慣壟斷了當時的法律,也就是當時主要的一些法律形式表現為一種習慣法,習慣法存在的特點更多的就是所謂不成文。也可以理解,如:今天可以談到法律,想到的就是那些能夠看得見的,但是實際上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規則,有些并不是要形成為一個個今天看到的法律條文。如男的去男廁所,女的去女廁所,這是一種習慣。
(二)《十二表法》的制定
古代羅馬當時貴族利用這樣一種傳統習慣,使得這些平民覺得自己的利益,越來越難于受到有效的、公開的、有形的、明確的保護。平民當然是不滿意的。因而他們集聚社會的力量,開始與掌握權力的貴族,進行斗爭。發生矛盾有各種各樣的沖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的避免沖突,所以,沖突雙方就只好妥協。妥協的結果就是由當時的古代羅馬的國家機關,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最有權力的機關——元老院,由當前元老院的貴族們,做了妥協的決定。把歷來對羅馬社會人們都普遍認可遵循的一些習慣法成文法、公開化。
成文法:在西方,在古代更多的是指一種用文字形式體現的,通過正式的這種法律手續形成的有著普遍法律教育的這樣的一種規則,稱為成文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元老院的貴族們,組成了由十幾個人形成的叫做修訂法律的機構。這個機構經過一翻努力,根據以往羅馬習慣法完成了一個成文法。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十二表法》。
1.制定背景。原有稱為《十二統表法》。名字的源由:分為兩次,第一次把法律刻在五塊銅板上,有的史料上講,不一定是銅板,反正最終是刻在了五塊板上。在此之后,又制定了五塊,在這《十表》的基礎上,人們又做了對前《十表》的補充。所以,又曾加了兩塊。因此,《十二表法》就這樣形成了。
2.結構與內容。
《十二表法》成為羅馬法最早的成文化的代表。(需要關注)
一般而言,古代的羅馬,人們談論了最早的就是《十二表法》因為它在歷史上最早成文。所以,他也就被后世歷代最早的加以記述、傳送、分析、研究。
在今天很難看到原來的物件,但是通過文獻記載,人們通過不斷的研究、歸納、整理,總結出了當時的《十二表法》中的一些主要的結構內容。
一般的教材,包括輔導教材中,都有一個比較系統的羅列。其中分了許多種,在許多種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或者是《十二表法》內容上的特點。這就是要特別留意的。
首先,源自于古羅馬的習慣,包括后來稱之為習慣法的這類規則,它主要涉及的是,當時羅馬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的法律規則。如:有關財產的法律、有關家庭婚姻的法律、有關繼承的法律、有關買賣的法律、有關于國家管理、關于維持基本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的所謂公共利益的法律。也就是它是一個內容相對比較龐雜的法律。它與后來源自羅馬法形成的大陸法系的部門法結構是不一樣的?!妒矸ā犯嗾宫F的是一種古代法律的共同的特點。歸納《中法合體》。意思是:人們都習慣了,法律分為,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訴訟法等不同的門類。古時候這些法律就如當今我們看到各部門的法律,都制定了一起。
其次,它是民事性的規則。在古羅馬法中,還有一個專門的概念,把調整私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規則,稱為司私法。也就是《十二表法》是以羅馬人說的以司私法為主的一部成文法。
再次,在具體條文的結構和運用上還體現著一個特點,人們把它歸納為程序的意義高于實體內容的意義。而這樣的歸納到后面講普通法時會再次強調。(也就成了英美法系的一個特點,程序先于權力。)
《十二表法》的內容許多被后來羅馬法的發展繼承下來?!妒矸ā窊f是刻在十二塊板上,是不是銅板,不一定。把每一塊稱為一表,放在羅馬的廣場上,公開。這是在羅馬法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所以,《十二表法》在羅馬法的進程中有著特別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