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1931年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1934年第二次大會修訂。
中國土地法大綱,解放戰爭時期
新的罪名:漢奸罪、盜匪罪、破壞邊區罪、破壞堅壁財物罪、
新設
1.商鞅------------------------改法為律
2.夏刑-----------------------“禹刑”,啟 制定。5刑3000條,墨、劓、刖、宮、大辟。
3.夏“昏、墨、賊、殺”------------ 昏,墨,賊是罪名,殺是刑名。主要針對貴族。
4.夏監獄------------------- “圜土”, 另有“ 鈞臺”“夏臺”。
5.商------------------------- “湯刑”,商朝刑法的總稱。
6.商罪名---------------------“舍棄穡事”, “不吉不迪”----。
7.商繼承制度----------------
1。 兄終第及---氏族
2. 父死子繼----家族
3. 嫡長繼承----維護血統正統性
8.商監獄--------------------“圜土”,“牖里”,“囹圄”領域。
9.夏商立法思想-------------主要體現 神權思想、天命、天罰思想。
10.周立發思想--------------“-明德慎罰”---- 相對神權法思想,以德配天(神權+宗法思想)。
11.周“九刑” --------------
1。“刑書九篇”。
2.5刑+流、贖、鞭、撲。
12.周定罪量刑原則---------強調德、道德教化,及主觀動機。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80,90歲以上,7歲以下。來源:考試大
2.區分眚、非眚,非終、惟終,---- 過失,故意,偶犯,慣犯。----。
13.周罪名---------------------寇攘與殺越人于貨罪----“強盜罪”。
14.西周刑名-----------------
1。“徒刑” ----- 規定了期限,有期徒刑的開端。
2.“拘役”----- 近似拘留。----。
15.西周契約------ -----------
1。買賣契約----“質劑”。
2.債務契約----“傅別”。
16.西周婚姻制度------------
1。原則--- “附遠”、“厚別”。
2.程序---“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買賣婚姻源于此。
3.解除---“七出”、“三不去”。
17.西周繼承制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18.西周司法機關----------
1。“大司寇”---- 全國最高司法機關。
2.“小司寇”---中央直轄地區的司法機關。
19.西周訴訟-------------------
1。訟--- 民事訴訟。
2.獄----刑事訴訟。
3.“劑”---- 刑事案件的書狀。
4.“傅別”--- 民事案件的書狀。
20.西周審理-------------------“以五聲聽獄訟”-----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
21.鄭國兩次制定法律--------------
1。子產----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受叔向的反對。
2.鄧析---私造“竹刑”。
22.晉國四次制定法律--------------1。晉文公時期“作被廬之法”。
2.“鑄刑鼎”,晉國開始正式公布成文法。--受孔子的反對。
23.楚國兩次制定法律--------------
1。“仆區之法”。
2.“茆門之法”。
24.簡答題:公布成文法的意義?來源:考試大
(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舊貴族的特權,標志著奴隸制的瓦解。
(2)促進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
(3)其鋒芒仍然是指向勞動人民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加強了對勞動人民的統治。
25.各諸侯國的變法--------------- 1。楚國的吳起。
2.秦國的商鞅兩次變法,以《法經》為藍本改法為律。
A.第一次變法的重點是打擊奴隸主貴族的政治勢力。
B.第二次變法的重點是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制度。
26.西周立法思想?
27.漢朝立法思想?
28.秦朝立法思想?
(1)法令由一統。
(2)事皆決于法。
(3)以刑殺為威。
29.戰國初李悝制定--------------《法經》---
1。我國封建社會最早的一部粗具體系的法典。
2.共有《盜》、《賊》、《網》、《捕》、《雜律》、
《具律》六篇。
30.《法經》的階級本質-----------
1。它的鋒芒主要是指向農民和其它勞動人民的。
2.維護君主專制制度。
3.維護封建等級制。
31.“云夢秦簡”-----------1975/12在湖北城關發掘記載秦法律令的竹簡。1155枚。
32.《廷行事》 --------------秦司法機關的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