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內容
觀察前觀察者需制訂觀察提綱,內容至少包括:誰、什么、何時、何地、如何和為什么等方面。于社會工作研究而言,“人在環境中”可以作為研究者進行多元觀察的重要框架
(1)“人”涉及其情感、行為和認知
(2)“環境”涉及被觀察者的家庭、非正式網絡、正式網絡、媒體等諸多主題。研究者必須領悟情境脈絡、目標、介入、接案、實施、歷程、成果、成品、影響性等概念,將研究主題操作化,用“敏感性概念”來引導觀察,根據研究主題的架構,強調某些事件、活動或行為的重要性
觀察記錄
(1)觀察記錄是資料分析的基礎。說服被觀察者接受當場記錄或錄音是一個有效記錄手段,但也可能使他們望而卻步
(2)觀察記錄包括值得注意的一切內容,標明基本資料,內容詳細具體
(3)觀察記錄首先要對現場全貌有描述,然后按事件發生順序進行記錄,保持持續性,同時要保留事件的細節
(4)觀察記錄可以采用空間地圖、社交地圖與時間地圖等方法
(5)觀察記錄要使用具體、清楚、無歧義的描述性語言,而不使用文學性修辭。除了記載所見所聞外,觀察者感受、對事情進展的反應、感觸及思考等也應成為記錄內容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