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工作者小王負責“校園綜合干預計劃”項目,通過“心理故事視頻”“Why課堂”“關愛屋”等形式為農村寄宿留守兒童提供服務,旨在豐富其在校生活,促進其身心健康。下列小王的做法中,體現政策影響者角色的是( )。
A.激勵農村寄宿留守兒童通過“關愛屋”宣泄負面情緒
B.協助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理解“Why課堂”講授的知識
C.動員社會力量采用公益認領方式創作“心理故事視頻”
D.撰寫項目評估報告提出加強農村寄宿留守兒童服務的建議
2.12歲的小麗是社會工作者小張的服務對象。在一次個案服務時,小麗告訴小張,她爸爸經常打她和媽媽。小張再追問時,小麗卻矢口否認。根據上述內容,小張在解決這個倫理難題時首先要遵循的是( )。
A.最小傷害原則
B.生命質量原則
C.自主自由原則
D.隱私保密原則
3.在一次車禍中,小張的頭部遭受重創,醫生告訴他有可能留下后遺癥,比如經常性地出現幻覺。小張病愈上班后,受后遺癥困擾,有時會無故責罵同事。根據日常行為和偏差行為的劃分標準,判斷小張行為類型的標準是( )。
A.統計學標準
B.個體主觀經驗
C.行為適應性標準
D.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
4.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運用小組工作方法為自閉兒童及其家長提供了一系列服務。下列小組中,符合支持小組特點的是()
A.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照顧知識培訓小組
B.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提升小組
C.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傾聽心聲”小組
D.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繪畫技能技法培訓小組
5.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社區開展為認知障礙老人服務的項目,該項目強調為服務對象建立和維系社會支持網絡,同時也強調社區倡導。從社區照顧模式實施策略的角度出發,屬于社區倡導目的的是( )。
A.幫助認知障礙老人建立信心、維護自尊
B.向照顧者介紹認知障礙老人的行為特點
C.為照顧者尋找活動場地以開展小組
D.協助認知障礙老人參與康復訓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