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在傳統文化保護項目中,社會工作者在社區居民中成立了“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小組進入了后期成熟階段。此階段小組及組員的主要特征有( )。
A.小組的凝聚力增強
B.小組關系結構趨于穩定
C.對小組具有較強的認同感
D.對小組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E.對社會工作者的依賴性增強
72.為了提升居民對社區公共環境的關注。社會工作者小余在社區開展了一項“社區隨手拍”活動,鼓勵居民將自己看到的社區環境中的亮點和問題用手機拍下來上傳給社區,并定期將居民的作品制作成海報,張貼在社區宣傳欄內。小余發現整理照片需要大量人手,洗印照片和制作海報也需要一筆費用。為了實施這項活動.從社區資源開發的角度,小余可以進行的工作有( )。
A.聯絡社區團體和組織.協助招募活動的志愿者
B.發布社區活動廣告。從居民中直接招募志愿者
C.走訪自己熟悉的社區商戶.鼓勵他們為活動捐款
D.向所在區政府申請經費.為活動提供全程贊助
E.申請機構專門款項,購買一臺用于活動的照片打印機
73.地區發展模式所采用的實施策略包括( )。
A.促進居民的個人發展
B.依靠專家的知識分析社區問題
C.發現和培養居民骨干
D.加強鄰里溝通、改善鄰里關系
E.教育居民如何使用社區資源
74.居民是社區工作中最有價值的資源,與居民初次接觸時,社會工作者要介紹自己的情況和機構的任務.聽取居民的意見等。在結束談話時,社會工作者適宜的做法有( )。
A.總結彼此的談話.給予積極反饋
B.通過對質.幫助居民明確社區問題
C.感謝居民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
D.主動發放活動資料讓居民知曉.,以增進信任
E.留下自己和機構的聯系方式.鼓勵居民主動聯系自己
75.社會工作者小周正在撰寫一個旨在為特殊困難家庭提供社區支援服務的項目書,準備向政府申請資助。該項目書中必須說明的內容有( )。
A.介紹小周個人提供相關服務的經驗
B.列出項目預算明細,并說明測算標準
C.明確項目開展的服務目標、內容和形式
D.分析本社區特殊困難家庭的特征和需求
E.描述國外特殊困難家庭社區支援服務的發展現狀
76.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社會工作者小林策劃了一個農村貧困兒童夏令營服務計劃。為在機構層面整合資源,小林將計劃書上報給機構負責人審閱。機構負責人在決策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有( )。
A.服務是否存在嚴重的風險
B.服務是否是機構所必須推行的
C.服務是否能為本機構營利
D.兒童及其家長能否接納這項服務
E.機構是否有足夠資源支持服務推行
77.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正在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問卷類型為訪問問卷。為了控制這次調查的質量。該機構應該( )
A.規定調查員在30分鐘內完成問卷
B.在調查過程中派督導進行同步指導
C.在調查進行之前對調查員進行培訓
D.對每位調查員完成的問卷進行抽檢和回訪
E.利用專門軟件對輸入的資料進行技術檢查
78.關于個案研究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個案研究花費時間不多
B.個案研究的資料收集手段多樣化
C.個案研究的發現不能進行推論
D.強調對事件的真相做深入的考察
E.個案研究應嚴格參照操作步驟要求
79.根據《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家庭可支配收入主要包括( )。
A.工資性收入
B.家庭經營凈(純)收入
C.財產性收入
D.轉移性收入
E.債權
80.救助站工作人員在街頭發現了身無分文的流浪乞討人員小何,將其接到救助站的第二晚,小何突然發燒。救助站可為小何提供的救助服務有( )。
A.及時將其送醫院救治
B.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
C.給予一定的生活救濟金
D.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E.病愈后提供返回其居住地的乘車憑證
71.ABCD【解析】后期成熟階段小組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小組的凝聚力大大增強:
(2)組員關系的親密程度更高;
(3)組員對小組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4)小組的關系結構趨于穩定。
72.ABCD【解析】在社區工作中的資源開發通常涉及的是人力和資金,尤其是志愿者的招募和活動經費的籌措。招募志愿者可以通過發布廣告、張貼海報、散發宣傳單等方式向社區或社會公開招募,也可以通過已有的志愿者或社區團體及組織進行招募。如果活動經費不足,可以采用尋找贊助、私人勸募、公益募款等方式籌措資金.但要注意公益募款應遵守相關的法規。
73.ACDE【解析】地區發展模式的實施策略有:(1)促進居民的個人發展。(2)團結鄰里。(3)社區教育。社區教育主要解決的是居民對社區資源不熟悉、社區認同感不強的問題。另外居民骨干的培養又是地區發展模式的一次重要任務。(4)提供服務和發展資源。(5)社區參與。
74.ACE【解析】一般而言,社會工作者初次與居民接觸宜短不宜長,結束談話時,一要感謝居民對社會工作者的信任,感謝居民能夠付出時間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和資料;二要總結剛才彼此的談話,并給予一些積極的反饋;三要留下尾巴,即離開前要告訴居民會進一步聯絡他,社會工作者也留下自己和機構的聯絡方式,鼓勵居民主動聯系自己。
75.ABCD【解析】本題考察社會服務機構的籌資方法。機構要想從政府、基金會獲得經費支持。在項目申請書中要說明以下內容:向政府或基金會申請這筆經費支持的意義,或申請這筆經費(有時是實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會福利或社會公益目標,符合政府或基金會的資助目標;說明資助的重要性,即這筆資金對于項目對象的必要性;說明資助額及申請這一數量資助的原因,需要列出較細致的項目預算;要說明怎樣使用這筆資助,即怎樣將這筆資助運用于機構的服務;要說明使用這筆資助可能達到的預期效果;要說明使用這筆資助的社會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資助者報告資助項目的結果。服務項目不同、資助方不同,項目申請書的寫法也略有不同,但上述幾個方面是必須要說清楚的。故應選ABCD。
76.ABDE【解析】對于社會服務機構高層管理者而言,他們在決定是否采用各服務方案時.一般會考慮“經濟上是否有效率”“社會上是否接納”“政治上的可行性”。具體而言,包括如下一些考慮:這項服務是否符合機構或服務方案目標和優先次序?機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提供這項服務?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被服務對象和社區成員所接納?是否可由現在的服務提供者繼續給予干預?這項服務是否滿足政策的要求?或者這項服務是否是機構所必須推行的?這項服務的可能效益看來比估計的成本更重要嗎?能否測量這項服務的服務效果?被選擇或批準的項目能否發展成實踐計劃?在推行這項服務過程中是否有嚴重的危機存在?
77.BDE【解析】問卷調查的質量一般通過幾個環節予以控制:
(1)調查過程的督導。在調查員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派督導進行同步指導,隨時接受調查員的咨詢,以保證資料收集的即時質量。調查員首日完成的調查問卷必須立即遞交,督導必須在其遞交時當場檢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予以直接指導。
(2)資料回收后的檢查。調查員遞交問卷后,督導或檢查員要選擇每個調查員一定比例的問卷進行檢查和回訪,以判斷其問卷質量。問卷資料分析前,研究者還應該利用專門軟件對所輸入的原始資料進行技術檢查,以保證準備分析的資料具有可靠性。
78.BCD【解析】個案研究講究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盡量同步,并注重在過程中動態完善研究思路,因此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因此A項錯誤;個案研究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凸顯研究的“對象”維度:(2)手段和資料多元化;(3)研究步驟不甚嚴格:(4)資料深入。因此E項錯誤,正確選項為BCD。
79.ABCD【解析】家庭收入主要包括:
(1)工資性收入。指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等。
(2)家庭經營凈(純)收入。
(3)財產性收入。包括動產收入和不動產收入。
(4)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離退休金、失業保險金,社會救濟金、遺屬補助金、賠償收入,接受遺產收入、接受捐贈(贈送)收入等。
(5)其他應當計人家庭收入的項目。
80.ABDE【解析】《救助管理辦法》規定,救助站主要提供以下救助服務:一是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二是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三是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及時送醫院救治;四是幫助與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聯系;五是對沒有交通費返回其居住地或者所在單位的,提供乘車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