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面的(C)不是歷史課程知識的特點。
A.過去性
B.具體性
C.現實性
D.多樣性
17.把信息技術作為探索研究工具,學生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MOVIE”主題的探索,這是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C)運用形式。
A.為教師的演示教學提供新方式
B.擴大和緊密英語學習共同體
C.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的英語學習
D.創設英語學習環境
18.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術提供的互動模擬情境來實現。
A.萬有引力
B.種子的受精過程
C.原子和分子概念
D.血液
19.在英國的ICT總體戰略中,內容方面主要經營(C)
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戰略
C.全國學習網
D.國家高速信息網
20.關于問題情境,說法錯誤的是(C)
A.問題情境要有開放性
B.問題情境的創意要力求新穎
C.“情境”(CONTEXT)與“情景”(SITUATION)是一個含義
D.創設問題情境要考慮學生的先前經驗
21.英國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課程標準(1999)建議教師將(B)模型與數學學科的教學知識點整合。
A.列表
B.模擬和探究
C.圖表
D.圖形
22.下面是帕金斯認為學習環境包括的關鍵成分,其中向學生提價領域知識和教學材料的是(A)
A.信息庫
B.符號板
C.現象視窗
D.建構工具箱 考|試/大
23.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次處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般一次只能處理(D)個左右的刺激單位。
A.17
B.13
C.10
D.7
2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承擔主體有五個層面(B)
A.國家、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
B.國家、學區、學校、教師和學生
C.國家、學區、家長、教師和學生
D.學區、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
25.使用一些諸如“到超市購物”之類的游戲軟件或課件,可以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解決“(D)”問題的豐富情境。
A.導數和微分
B.空間和圖形
C.統計與概率
D.數與代數
26.最適合網上小組合作的硬件排列方式是(C)
A.橫排
B.縱排
C.環形
D.兩側
27.電子閱讀是成為信息時代人們必備的基本能力,下面的(C)不屬于電子閱讀能力。
A.多媒體閱讀能力
B.超文本和超媒體閱讀能力
C.線性文本閱讀能力
D.基于網絡和資源庫的檢索式閱讀能力
28.(C)是學習者為了成功而高效地達到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考|試/大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積極的計劃、監視、檢查、評價、反饋、調整和控制的過程,也是學習者激勵自己適當使用學習策略的過程。
A.研究型學習
B.個別化學習
C.自我調節學習
D.自我反思學習
29.[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具備技術素養的績效指標是(B)
A.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輸入輸出設備的能力;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技術作為研究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大
B.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技術作為研究的工具;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C.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信息工具獲取遠程信息的能力;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D.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作為研究的工具;評價電子信息資源的能力
30.美國對新教師的學科知識要求中描述學科里的事實、概念、原理、理論等的是(C)
A.理論知識
B.概念知識
C.內容知識
D.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