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詞解釋(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課程計劃
2.社會本位論
3.“分支型”學制
4.調查法
三、簡答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德育過程中活動和交往的主要特點。
2.如何形成和培養班集體?
3.簡述課外活動的意義。
4.簡述我國學制改革的基本趨勢。
四、論述題(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為什么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智力?試述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的關系。
五、案例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
1.三年級某班,有一伙“小搗蛋”愛玩足球。為了玩球和看球,常影響學習,有時還遲到、曠課甚至幾次為了搶球和爭奪場地,與別班同學發生沖突。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組織這些“小搗蛋”成立了一個球隊,選了隊長,并制定了隊規。此后,每天組織練球,在活動中練出了紀律、團結、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
問題:請用德育原則分析這一案例。
2.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腦子里千奇百怪的東西很多。有時候,他們會在課堂上或課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你在課堂上講太陽和月亮,有的孩子便會問:“老師,太陽為什么白天出來?月亮為什么晚上才出來?”對這樣的問題還能勉強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課后向我提的問題,真的讓我難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會冷不丁地問你:“老師,什么叫‘酷斃了’?”“老師,怎樣才能當上還珠格格?”我一時啞然。有時我想,或許我真的是年紀大了,不再適合當小學老師了。
問題:面對這位老師的困惑,你認為問題出在哪兒?請根據教師素質現代化
的要求來回答。
試題精選: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