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
39.【答案要點】(1)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教師領導下的學生的學
習過程,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師是教育者,他要將國家社會規定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
(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
(4)既不能片面地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也不能主張兒童中心主義,而要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動學生的自覺積極性正確地結合起來。
六、案例分析題
40.【答案要點】從設計意圖來看,這兩位教師都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注重學生的認知過程。但前者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而后者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
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通過自學是能夠找到答案的。教師A無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面對已知結果的操作,學生索然無味,激不起學習的熱情。教師B則充分正視學生的現狀,調整教學思路,把對未知的探索變為已知的思辨,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認真把自己的操作過程展示出來,這樣的操作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地學習,這樣的操作活動才能達到有效的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知識現狀,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有正確的定位。在設計操作活動時,不能為了操作而設計操作,而應根據學生內容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完成操作活動,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