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
45.【答案要點】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本要求:(1)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教師應當了解每個學生德、智、體發展的特點,各學科學習的情況與成績,有何興趣、愛好以及不足之處,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2)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對于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可以請有關學科的教師或校外專家進行特殊的指導和培養,讓他們參加一些與才能相關的課外小組和校外活動、競賽;在有條件的學校試行按能力分班教學;開設一些選修課以照顧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允許成績優異的學生跳級,使他們的才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六、案例分析題
46.【答案要點】王老師的班級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王老師并沒有以身作則,沒有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教會學生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以及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還要求教師的思想進步、品德高尚、遵紀守法、工作認真,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境界。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所謂為人師表是指教師要在各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榜樣和楷模。為人師表具有鮮明的示范性,教師的品行應該像春雨潤物一樣起著細微的、不易覺察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學生時想達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師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教育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知識技能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師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為來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所以教師應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做學生的榜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心服口服,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