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
“學而時習之”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的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
學生學習間接經驗的基礎是( )。
A.直接經驗
B.理論知識
C.科學知識
D.實踐知識
3、
教學大綱具體化的表現形式是( )。
A.教學計劃
B.課程目標
C.教學目標
D.教科書
4、
主張恢復古希臘重視美育的傳統的是( )者。
A.行為主義
B.經院主義
C.科學主義
D.人文主義
5、教師的行為舉止之所以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對其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因為學生具有( )。
A.依賴性
B.向師性
C.背師性
D.示范性
6、
小學教學科目的設置基本是以( )為依據。
A.知識的分類
B.技能的分類
C.目標的分類
D.科學的分類
7、
一個社會的教育發展進程與其政治經濟發展進程之間的關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經濟發展
B.教育滯后于政治經濟發展
C.教育常常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D.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發展狀況
8、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9、
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的創辦者是( )。
A.張煥綸
B.張之洞
C.陶行知
D.盛宣懷
10、
主張“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學”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康德
D.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