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B 2.D 3.A 4.C 5.A 6.D 7.D 8.A 9.A 10.D 11.A12.A 13.D 14.A 15.A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6,社會環境 17.2 18.概念學習 19.操作模仿 20.150% 21.資源管理策略 22.認知結構 23.理解問題 24.獨創性 25.學習,需要 26.內部動機 27.道德行為 28.教師的領導風格 29.原有認知結構 30.動作技能目標 31.言語直觀 32.行為塑造法 33.關注學生 34.認同 35.區分度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1)學習開始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2)思維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主義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3)個性發展占有重要地位。(4)道德概念的認知已從直觀具體的、比較膚淺的認識逐步過渡到比較抽象、本質的認識。(5)開始從動機與效果的統一來評價道德行為。(每個要點1分)
37.(1)直觀的對象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1分)。(2)對象和背景的差異越大,將對象從背景中區分開來越容易(1分)。(3)活動的對象較之靜止的對象容易感知(1分)。(4)空間上接近、時間上連續、形狀上相同、顏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構成一個整體為人們清晰地感知(2分)。
38.(1)原型定向(1.5分);(2)原型操作(1.5分);(3)原型內化(2分)。
39.(1)主體性原則(1分);(2)內化性原則(1分);(3)特定性原則(1分);(4)生成性原則(1分);(5)有效的監控原則(1分)。
40.(1)遷移對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1.5分);(2)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的有效途徑,是能力與品德形成的關鍵環節(2分);(3)遷移規律對于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5分)。
41.(1)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1.5分);(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1.5分);(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2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2.(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2.5分);(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2.5分);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2.5分);(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2.5分)。(各要點必須聯系教學實際,如不聯系教學實際只有要點,每一個要點最多只能給1.5分。)
43.(1)反映了年幼兒童的道德判斷標準受成人的影響;“(2)中高年級兒童的道德判斷標準受自己的主觀標準的支配;(3)表明小學兒童道德判斷水平的發展是從他律到自律。(每個要點2分,論述水平4分,共10分。)
最新試題: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