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時間在3歲左右。
2.B
【解析】一般認為,小學四年級是由形象過渡到抽象的關鍵期。
3.A
【解析】程序教學是一種個別化的教學方式,根據對學習過程的設想,把教材分解成許多小項目,按一定順序加以排列,對每個項目提出問題,通過教學機器或程序教材呈現,要求學生作出選擇反應,然后給予正確答案以便核對。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積極反應,給予及時強化和反饋,使錯誤率最低。
4.D
【解析】認知內驅力是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5.B
【解析】負遷移是指一種經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和阻礙作用。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層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種學習間的相互影響,也可以說是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與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層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學習間的相互影響,即難度和復雜程度大致屬同一水平的學習之間的遷移。非特殊遷移是指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將原理、原則和態度具體化,運用到具體的事例中去??梢姡珺項正確。
6.A
【解析】學習20分鐘之后,遺忘達42%,所以應當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7.C
【解析】形象聯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
8.D
【解析】形態擴散是以事物的形態為擴散點,設計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可能性。
9.C
【解析】通過教學評價對課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提供依據。
10.A
【解析】專家型教師關注的是學生,所以他們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二、判斷題
1.√
【解析】研究表明,課堂內的群體對個人活動起到促進作用,但有時群體也會對個人活動起阻礙作用。
2.×
【解析】標準化測驗具有更強的計劃性而不是隨意性。
3.×
【解析】闡述規則時,新教師往往是含糊其辭的。
4.×
【解析】懲罰不等于體罰,所以必須嚴格避免。
5.√
【解析】遺忘曲線顯示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最初進展很快,以后逐漸緩慢。過了相當的時間后幾乎不再遺忘。所以可以用題干的說法表達。
6.√
【解析】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思維比常人活躍,因此能發現常人不易發現的問題。
7.×
【解析】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系。
8.×
【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有高低層次之分。
9.√
【解析】兩種方式各有優勢,可以相互補充。
10.√
【解析】班級規模過大阻礙了課堂教學的個別化,有可能導致較多的紀律問題,因此,教師的態度、學生的態度和課堂處理的得分就越低。
三、填空題
1.智力超常2.邏輯思維3.威特金4.主動合作 教師主導教學
5.記憶痕跡衰退 時間6.同類比較 異類比較
7.新型的 建設性的 具體輔導與治療功能8.可使獎勵的數量與學生良好行為的數量、質量相適應9.從經驗的直接動作表征 經驗的圖像表征 經驗的符號表征
10.應用綜合
最新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