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西方教育學傳統始于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__________。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連接起來的中介是__________。
3.赫爾巴特出版的__________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形成。
4. 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人的社會化在青年期基本完成,青年將取得公民的資格,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
5.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學校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法人代表。
6.__________是引起社會生活一切方面發展變化的最基本、最內在的因素,因而也是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學校的__________是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
8.培養具有__________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9.素質教育的實踐者歸根結底是__________,所以他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10.1995年12月12日頒布的__________ 規定,持有國家頒布的教師資格證書者才能被聘任。
11.課程計劃中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稱為__________。
12.__________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13.德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
14.當代最具有影響的德育模式有認知模式、__________ 、社會模仿模式。
15.應用性研究是指解決某種特定領域的實際問題的研究,具有直接的 。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于近代。
2.在以班級授課制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今天,信息技術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個性化。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價值但難有延時價值。
4.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
5.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編制課程計劃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2.簡要說明對“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結合”這一規律的認識。
3.試述小學德育過程的規律?
4.簡述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特征。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創新教育及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2.試述師生關系的主要觀點,如何處理師生關系。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