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六)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 )。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康德的《論教育》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2.最早提出教育“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祿
B.洛克
C.盧梭
D.利托爾諾
3.重視啟發式教學,將自己比作“助產士”的人是( )。
A.亞里士多德
B.蘇恪拉底
C.柏拉圖
D.昆體良
4.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知識的價值問題.重視實用性科學教育的教育家是( )。
A.盧梭
B.斯賓塞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5.一般而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 )。
A.教育現象
B.教育事實
C.教育問題
D.教育規律
6.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決定,認為個人只是教育加工培養的對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這一教育觀點是( )。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形式教育
D.實質教育
7.“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
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B.教育與人的關系
C.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D.教育與社區的關系
8.教育學認為,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其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說明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穩定性
9.學校的( )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A.精神或觀念文化
B.物質環境文化
C.建筑與設計文化
D.自然生態文化
10.教師的勞動價值主要體現在( )。
A.教育勞動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B.教育勞動的主體價值
C.教育勞動的創造價值
D.教育勞動的教育價值
11.下列哪一項屬于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 )
A.知識、智力、能力
B.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性學力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D.知識、智力、情感
12.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 )。
A.前提
B.基礎
C.手段
D.目的
13.教學方法中常見的講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講述、講解、講讀、講演
B.講述、講解、報告、講演
C.講讀、講演、講評、講述
D.講述、講解、講評、報告
14.下列哪種教學組織形式主張教師不再向學生傳授系統知識,而是輔導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 )
A.復式教育
B.分組教學
C.個別教學
D.道爾頓制
15.如果高水平學生在測驗項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說明下列哪種質量指標高?( )
A.效度
B.信度
C.難度
D.區分度
相關試題: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