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辨析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心理規律的科學。
2.與動物的完全依賴本能學習不同,人類的行為學習有時候即便錯過了關鍵期,也能經過補償學習而可以獲得,只是難度加大而已。
3.在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可逆性的標志是守恒觀念的形成。
4.高中生自我意識中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已經能夠將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
5.布魯納提倡發現學習,而奧蘇伯爾提倡探究式學習。
6.李四同學一進校門就恐慌不安,總是千方百計的逃學曠課,這是學習焦慮癥的表現。
7.韋納認為,天資、能力、心境、努力等屬于內部因素,同時也是不可控因素。
8.學完直角后再學銳角、平角、周角,這些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水平順向遷移。
9.為了提高對π的記憶,李老師編了一首打油詩,這是李老師運用了記憶術中的編歌訣法。
10.陳述性知識是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而程序性知識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在表述方式上,陳述性知識主要通過程序化操作來表征,而程序性知識則是以網絡化和結構化方式來表征觀念間的聯系的。
五、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1.人際關系
2.反思性實踐
3.正遷移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簡述教學目標的功能。
2.教師如何提高課堂里群體的凝聚力?
3.簡述標準化成就測驗的特點。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1.論述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2.論述中學生品德發展的主要特征。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