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1分,選錯、多選或不選得0分。
1、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節中,( )是基礎,( )是關鍵。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識,常常會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的相關情境或者設置模擬情境,這主要體現的是教學過程中( )的特點。
A.知情意的統一
B.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的統一
C.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3、在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進行的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4、我國全面發展教育中起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勞動技術教育
C.體育
D.智育
5、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發展( )
A.專業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礎教育
D.職業教育
6、兒童容易模仿影視片中反面人物的行為,結果導致不良品德。為了避免影視片的消極影響,根據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適當的做法是( )
A.避免學生觀看這類影片
B.對有模仿行為的兒童進行說服教育
C.影片中盡量少描寫反面人物
D.影視片應使觀眾體驗到“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7、學過高等數學后有利于初等數學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這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8、學校( )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況可以
D.經批準可以
9、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 )統一的過程。
A.個體與環境
B.個體與社會
C.個體與教育
D.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
10、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 ),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