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蘇聯十月革命之后的1939年。出版了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這本書試圖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明社會主義教育規律。
2.【精析】B學制的建立表明制度化教育的建立,是其典型表現特征。
3.【精析】A這句話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4.【精析】C少年期是身心變化劇烈的時期,兒童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5.【精析】B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對所有學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來看的。
6.【精析】C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
7.【精析】D語文、數學、外語等分別屬于不同的學科。
8.【精析】B評價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和依據是教學大綱。
9.【精析】B赫爾巴特在教學方法上提出五段教學法,即準備、提示、比較、概括及應用。為近代教學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礎?!?BR>10.【精析】C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討論法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11.【精析】A實習法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將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教學方法。
12.【精析】B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稱為教學策略。
13.【精析】A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14.【精析】C ABD是引入性提問的策略,只有澄清和總結是屬于深入性提問策略范疇。
15.【精析】A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二、填空題
16.生產勞動
17.洛克
18.再生產科學技術
19.學校教育
20.遺傳素質
21.教學目標
22.質量標準
23.主體
24.向師性
25.教學大綱
26.課程設計
27.直接經驗
28.“學而時習之”或“溫故而知新”
29.練習
30.學科特點
31.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32.疏導
33.教育
34.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35.關心激勵法
相關試題: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