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述不屬于教學工作中心環節的是( )。
A.備課
B.上課
C.布置批改作業
D.成績考評
E.組織交流活動
2.下列哪項與教育家夸美紐斯有關?( )
A.捷克著名教育家
B.英國著名教育家
C.班級授課制
D.導生制
E.《大教學論》
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以及“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體現的是德育的(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教育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E.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4.當前,我國學校德育內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 )。
A.人生觀教育
B.價值觀教育
C.素質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道德教育
5.教師良好的教育能力體現在( )。
A.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B.知識廣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個性
E.改善實踐
6.教學目標的特征有( )。
A.具有可操作指標體系
B.體現學生學習行為及其變化
C.體現教師思維活動的規律性
D.具有靈活性
E.反映教學方式的科學性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義務教育在中國得到全面普及
B.終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
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日益結合
D.學校教育隨著人類和人類社會的產生而出現
E.現代學制改革重在縮短義務教育年限
8.在教學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 )。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
D.復式教學
E.道爾頓制
9.陶冶法的方式包括( )。
A.人格感化
B.自然熏陶
C.環境陶冶
D.藝術陶冶
E.別人感化
10.班級組織機構微觀建制的形式有( )。
A.委員會制
B.直線式
C.參謀制
D.職能式
E.直線職能式
11.關于新課程的理念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學以分科課程為主
B.初中以綜合課程為主
C.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特點包括創新性
D.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
E.以省級課程管理為主
12.班主任的個性影響力取決于( )。
A.自身對教育工作的情感體驗
B.班主任的權威
C.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能力
D.班主任的職權
E.高度發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13.柯爾伯格認為人的道德認知的發展經歷了( )三個水平。
A.感知水平
B.前習俗水平
C.習俗水平
D.后習俗水平
E.形式水平
14.貫徹啟發性原則的要求有( )。
A.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B.發揚教學民主
C.啟發學習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D.讓學生動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E.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15.下列關于孔子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確的是( )。
A.集中體現在《論語》中
B.提倡啟發式
C.重視因材施教
D.主張“有教無類”
E.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觀點
16.學生文化的成因有( )。
A.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體的影響
C.師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
E.社區影響
17.少年期所表現出的總體性階段特征是( )。
A.身心狀態的劇變
B.內心世界的發現
C.自我意識的覺醒
D.獨立精神的加強
E.身心逐步走向成熟
18.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共同的價值取向有( )。
A.以個人自身的完善與發展的需要作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據
B.主張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與基本自由權利
C.強調受教育者個性的存在價值及其充分發展的重要性
D.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會目的
E.根據社會的需求來造就個人
19.新型師生關系的要求( )。
A.以教師為中心
B.以學生為中心
C.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
D.在道德上,師生關系是相互促進的
E.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
20.從課程的組織核心來看,可將課程分為( )。
A.學科中心課程
B.學生中心課程
C.教師中心課程
D.社會中心課程
E.學校中心課程
您還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