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教育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有( )。
A.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
B.社會出現了剩余產品
C.有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勞動
D.語言發展到文字狀態
E.社會出現了階級
2.科學技術對教育的作用表現在( )。
A.改變教育者的觀念
B.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
C.影響教育的內容
D.影響教育的質量
E.影響教育方法和手段
3.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理論有(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成熟機制
D.教育
E.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4.教育目的的評價內容主要有( )。
A.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水平和效益
B.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質量
C.學生的學習質量
D.教師的教學質量
E.教育方法的選擇
5.教師專業化應具備的條件有( )。
A.具備專門的知識技能
B.有碩士學歷
C.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核心理念的職業道德
D.具有公認的權威和影響力
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專業組織對資格認證進行管理6.下列屬于教師中心論的代表是( )。
A.赫爾巴特
B.盧梭
C.杜威
D.凱洛夫
E.華生
7.決定教學任務的因素主要有( )。
A.教育目的
B.學生的年齡特征
C.學科特性
D.教師素質
E.教學的時空條件
8.考試主要包括( )。
A.命題
B.區分
C.監考
D.閱卷
E.批改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學科中心課程論主張的是( )。
A.課程應以學科的分類為基礎
B.以學科教學為中心
C.以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相應的技能為目標
D.以促進兒童的興趣發展為目標
E.重視兒童的心理結構
10.班級管理常用的模式有(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標管理
E.質量管理
11.教育民主化的內涵包括( )。
A.取消教育的等級制、特權制
B.實行機會均等的教育
C.反對在教育內容中宣揚法西斯主義
D.均衡教育資源
E.追求教育自由化
1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促進作用表現在( )。
A.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的人才
B.是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C.推動國家的制度建設
D.可以促進民主
E.促進社會的變革
13.“外鑠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
B.華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14.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與興起,從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有關。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及其思想
C.近代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
D.近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想
E.國家主義思潮
15.教師是一種從事專門職業活動的專業人員,具備其資格的特定要求有( )。
A.要有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
C.要達到規定的學歷
D.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E.要符合與其職業相稱的其他有關規定
16.對學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
A.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
B.研究學生集體的傳統
C.研究學生個體的需要
D.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
E.研究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17.教學與智育的關系是( )。
A.有所聯系,有所區別
B.教學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動
C.智育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學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過教學來實施
18.普通中學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
A.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C.形成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D.增強學生的意志力
E.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19.我國學校德育的主要內容有(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知識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20.教師可通過( )等方法培養和樹立良好的班風。
A.講清道理
B.樹立榜樣
C.嚴格要求
D.召開班會
E.反復實踐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