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簡答題
1.答:科學研究是人類探索真理的一種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相比,有著明顯的特征。第一,繼承性。第二,創新性。第三,系統性。第四,控制性。
2.(1)有助于實現教育目標,提高學習效率;(2)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3)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3.(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3)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條件和保證。
4.我國普通教育學校的教學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i)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3)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
5.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素養包括:(1)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的教育氣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了解學生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師的直接觀察。
(2)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傳播知識、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的基本要求是:語音正確,發音標準,說普通話;用詞準確,語句完整:層次清楚,系統連貫,邏輯性強;富于啟發性,有感染力;符合環境和表達內容的要求,符合學生身心衛生的需要。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教師要懂得先進技術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的知識,并有制作教學用軟件的能力。
(4)組織管理能力。教師是學生的領導者、組織管理者,要負責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和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
(5)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在教育科研過程中,要有正確選擇課題、科學設計研究方案、迸行實驗操作、做好觀察記錄、積累系統資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
6.“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應受到同樣的教育;(2)強調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3)要進行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僅強調宗教教育。
六、論述題
1.答:課題來源于問題,但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值得研究,都可以成為研究課題。衡量一個問題能否成為研究課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問題必須具有研究意義。
2)問題必須有科學性。
3)闖題必須明確具體。
4)問題要新穎。
5)問題要有可行性。
2.班主任肩負著全面管理班級的職責,他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班主任的素質直接決定班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班集體的全體成員的整體水平,從而決定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質極為關鍵。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帥,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對教育對象個體來說,教師的職能可歸結為“靈魂工程師”,但對教育對象群體來說,他更多的是班集體的締造者、設計者。班主任要根據學校的整體辦學思想,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提出相對理想的班級管理模式。
(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領導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權威、地位、職權等構成的職權影響力;二是班主任的個性特征和人格魁力,這些構成了班主任的個性影響力。良好的班集體不是自發形成的,它依賴于班主任的領導與組織,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職權影響力和個性影響力來領導和組織班級。
(3)班主任是協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研究班級中的交往行為,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班主任應悉心研究班級的人際關系,指導學生的交往活動。①要把學生作為交往的主體,研究學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異性,指導學生避免和解決沖突,建立積極的交往環境。②設計內容充實、頻率高的交往結構,形成一個相互滲透、交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層次、多維度的交往網絡。③要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間充滿信任的關系。
3.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使學生掌握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并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
(1)分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它有助于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是學生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助于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有助于組織教學評價,便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科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視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
(2)綜合課程是一種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但從學科本身的發展來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種課程組織形式各有其存在價值,因為學科的發展呈現分化和綜合并駕齊驅的趨勢。
一般來說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在學校課程結構中所占的比重隨著學校教育層次的變化而變化,在低年級的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所占比重應明顯超過分科課程,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占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占比重則逐漸提高,并最后超出綜合課程。
4.(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
歷年真題:
山東省教師資格證中學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解析(07-2010年)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