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保羅•朗格郎
2.杜威
3.培養人才
4.成熟機制
5.高爾登
6.人才觀
7.民主、和諧、平等
8.生命健康
9.教育機智
l0.盧梭
11.學科課程標準
l2.杜威
13.實踐鍛煉
14.1862
15.引文注釋
三、判斷說明題
1.答:錯誤。
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在一定時期內,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落后于較為先進的生產力,教育的思想、內容、手段、方法等也落后于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力處于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會轉型甚或傳統的影響,教育的思想、內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答:錯誤。
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的目標,教育目的是指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的總要求,它規定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規格和標準要求,是一定時期內國家關于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和總指標。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是具體與抽象的關系,二者彼此關聯,但是不能相互取代。
3.答:錯誤。
廣義的課程,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課程指學校中所要進行的德智體美等全部教育內容的總和。第二,課程不僅包括各門學科、課內教學,也包括課外活動、家庭作業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第三,課程不僅規定了各門學科的目的、內容及要求,而且規定了各門學科設置的順序和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的安排。
4.答:錯誤。
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兩者統一于一般教學活動中,但兩者并不是一個概念,知識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智力是人們認識、適應和改變外界環境的心理能力。
5.答:錯誤。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求研究者密切結合我國教育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了實踐開展研究,通過實踐檢驗真理,教育科學研究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而不是單純地進行理論研究。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