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西方啟發式教育思想的淵源是__________。
2.夸美紐斯是l7世紀的捷克教育家,其著作是__________。
3.我國隋唐時期選擇人才的主要制度是__________。
4.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提出了__________,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身心發展的決定作用。
5.__________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演化和創造出來的,并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范準則和物化環境風貌的一種整合和結晶。
6.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__________和科學技術功能。
7.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一__________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主要途徑。
8.__________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
9.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是__________。
10.“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反映了教師勞動的__________。
11.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的基礎是__________ 。
12.教學評價的三種形式:診斷性評價、__________和終結性評價。
13.“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這是蘇聯教育家__________的德育觀點。
14.為提高班主任的素質,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__________。
15.現代新興的教育研究方法有教育敘事研究、__________和教育行動研究。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教學在學校整個教育系統中居于主要地位。
2.人口的質量決定教育事業的規模。
3.老子英雄兒好漢。
4.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教師可以隨意對待學生。
5.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活動和交往的過程。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2.社會模仿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有哪些啟示?
3.簡述教學的基本原則。
4.簡述班主任的主要任務。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人認為,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素質教育就是什么都學、什么都好,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或多上文體課,這些認識上的誤區導致了實踐中的偏頗。請您談談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并分析上述觀點。
2.教師熱愛學生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