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A】[解析] 略
2.【D】[解析] 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是19世紀末以來出現在德國的一種教育學說,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D】[解析] 略
4.【D】[解析] 多爾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礎上把他設想的后現代課程標準概括為“4R”。嚴密性是“4R”中最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于使改變了的課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對主義”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義的怪圈。
5.【C】[解析] “控制缺乏說”是由雷克里斯提出的。他認為,群體的成員資格和社會生活環境決定個人的行為,但他特別強調社會環境的社會控制對個人的效用,并認為越軌和犯罪是由于社會內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壞引起的。
6.【B】[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也是較 早地把教育的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的。它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為指導。
7.【C】[解析] 從作用的對象看,教育功能可分為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從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從作用的呈現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為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
8.【A】[解析] 教育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孟祿認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
9.【D】[解析] 學校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它作為青少年教育的專門機構,負有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職責,因此,教師的言行、學校課程的設置、教育活動的開展都必須以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為重要依據。
10.【C】[解析] 《學記》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體系的古代教育學作品。
11.【B】[解析] 略
12.【A】[解析] 班主任受學校和校長的委托,擔任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13.【D】[解析] 略
14.【C】[解析] 略
15.【B】[解析] 個體謀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須教人“學會生存”,在當代,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還是整個終身教育的職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A、B、C、D、E】[解析] 學生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其一般規律是:順序性和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不均衡性、個別差異性、整體性。
17.【A、B、D】[解析] 略
18.【A、B、C、D、E】[解析] 略
19.【A、B、C、E】[解析] 略
20.【A、B、C、D】[解析] 一個規范、明確的行為目標的表述,應當包含以下四個要素:行為主 體、行為動詞、情境或條件、表現水平或標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1.形成性評價:主要是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進行的,一般以學習內容的一個單元為評價點,采用及時的反饋和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矯正。
22.價值取向型失范行為:是指行為失范者的價值觀念與教育主導觀念相背離,力圖詆毀或改變教育主導觀念而違背教育規范所造成的失范行為。
23.個體社會化:個體社會化是個體學習所在社會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各種思想觀念,將社會所期望的價值觀、行為規范內化,獲得社會生活必需的知識、技能和行為要求,以適應社會的過程。
24.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依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家庭、學校和社會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25.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各學科的綱領性指導文件,發揮著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作用,可以確保不同的教師有效地、連貫地、目標一致地開展教學工作。
歷年真題:2010-2012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試題推薦:
努力一次性通過:2013教師資格HD高清視頻包過班/精講班/沖刺班,考點全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