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簡答題
41.【要點】意義學習的產生既受學習材料本身性質(客觀條件)的影響,也受學習者自身因素(主觀條件)的影響。
(1)從客觀條件來看,意義學習的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在學習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學習能力范圍之內的。
(2)從主觀條件來看,首先,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能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認知結構;其次,學習者必須具有積極主動地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誰知結構中的適當知識加以聯系的傾向性。
最后,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或舊知識得到改善,使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即心理意義。上述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構成有意義的學習。
42.【要點】首先,要根據自己的生物鐘安排學習活動。其次,要根據一周內學習效率的變化安排學習活動。再次,要根據一天內學習學習效率的變化來安排學習活動。此外,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曲線安排學習活動。
43.【要點】(1)相似性;(2)原有認知結構;(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44.【要點】(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4)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
45.【要點】班級的大小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班級的大小會影響成員間的情感聯系。再次,班級的大小也會影響交往模式。最后,班級越大,內部越容易形成各種非正式小群體,而這些小群體又會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46. 【要點】教育心理學從最初附屬于普通心理學或融合于發展心理學到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時期:(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2)發展時期 (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時期 (20世紀80年代以后)
四、論述題
47.【要點】 一、復述策略的定義: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復述策略有:
(2)利用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2)排除相互干擾;
(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 (4)多種感官參與;
(5)復習形式多樣化; (6)畫線。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