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初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第二批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并提問同學們:聽到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搖曳、歡快,好像真實的在船上悠揚的劃著漿欣賞祖國美麗風光)
教師評價并總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首作品同樣有著這樣的感受,來學習這首《船歌》。順勢引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聆聽音樂片段,并設問:這個音樂片段有著怎樣的感受?(悠揚、愉悅地)
(播放《船歌》旋律主題)
2.介紹作曲家相關知識
再次聆聽音樂主題,教師介紹作品背景:這首作品就是由人們稱為最懂音樂美的作曲家奧芬巴赫所創作,而且是一部表現“水上的歌”。那么同學們知道這首作品為什么被稱為“水上的歌”?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三)探究學習
1.揭示《船歌》及誕生背景
①播放旋律主題,感知音樂走向。并設問:音樂旋律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作答。
教師總結:細心的同學們在譜例中也發現在主旋律的下面有一條像水波一樣的旋律也在進行。輕快、悠揚。
②再次播放旋律片段,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畫出旋律線,感知音樂特點。
③教師運用鋼琴彈奏主題旋律,并設問:這首作品的節奏節拍有什么特點?
(講解八六拍的節奏特征)
④教師總結:通過旋律和節拍的特點,能夠感受到在搖曳的小船中歡樂歌唱的場面,這部作品所描繪的船只正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種叫做“貢多拉”船只。現在,就讓我們坐上“貢多拉”一起出發去往美麗的威尼斯。
(視頻播放貢多拉圖片以及水城威尼斯的生活視頻片段)
2.感知音樂意境
①播放引子片段,并設問:音樂有著怎樣的意境?(在夜色中劃著小船感受威尼斯小城的愜意與神秘)
②播放主題旋律1與主題2,并隨音樂畫出旋律線,感受兩段旋律主題的不同。(主題1旋律線為小波浪,音樂起伏較小,表現小船剛剛行駛,岸邊的水浪推動著小船前行的動人景象。主題2旋律起伏變大,旋律線呈現大波浪,仿佛向我們描繪著小船行駛過程中遇到調皮的小魚激起小小的波浪,阻止著小船的前行)
③播放旋律高潮部分,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的起伏做搖晃動作,猶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④教師彈琴,引導學生跟琴哼唱主旋律,并且隨音樂做出搖晃的律動動作。
⑤介紹船歌體裁:船歌就是起源于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游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怎樣的形式展示船歌的悠揚,以六人為一小組,進行五分鐘的合作創編,同學進行自由展示。
2.小組之間進行點評,教師總結點評。
(五)課堂小結
音樂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音樂,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吧!
【板書設計】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大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說一說圖上的風景和所在的地區。
2.教師總結內蒙古的風土人情,并給出引導語,現在請大家隨老師一起走進蒙古包去看看。
(二)初步感知
1.教師介紹酒歌:是中國民歌體裁風俗歌曲的一種,主要流傳于全國各民族中。演唱于傳統節慶、婚喪、祭祀等禮儀活動的宴飲時刻。酒格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實用性。通過互唱酒歌來交流感情和增進友誼,《銀杯》就是一首蒙古族有名的酒歌。
2.初次聆聽,同學跟著音樂律動,提問:同學們,聽了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熱情、能歌善舞、歡樂祥和)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彈奏鋼琴和學生一起模唱這首歌曲的旋律,引導學生輕聲的用“la”來模唱,模唱時注意演唱的狀態和聲音的位置,用歡快、熱烈、輕盈的聲音。
4.教師指揮并引導學生用輕快熱烈的聲音完整的把這首歌曲的旋律演唱一遍。
5.學習歌詞,教師和學生一起齊聲朗誦歌詞,并提問:歌詞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招待賓客,吃飯喝酒時唱的歌)
6.教師提出問題:在這里出現的“賽勒日外咚賽”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是祝福大家的意思,也是象征著一切都美好。
(四)拓展延伸
展示活動:
1.小組討論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現蒙古族節日的喜慶氣氛。
2.三個小組的拓展活動:樂器組、歌唱組、舞蹈組。
3.教師指揮,三個小組合在一起進行展示。
4.小組之間進行點評,教師總結點評。
(五)課堂小結
音樂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音樂,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吧!
作業:課下搜集蒙古族的民歌,下節課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婚禮進行曲》音頻,提問學生:這是什么作品?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作品是《婚禮進行曲》,從而導出課題《葬禮進行曲》。
(二)初步感知
1.欣賞全曲,設問:這部作品的演奏樂器是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這部作品是由鋼琴彈奏的。鋼琴,鍵盤樂器,通常有88個琴鍵。其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樂器之一。鋼琴分為三角鋼琴和立式鋼琴兩類。第一架鋼琴于18世紀初問世。
2.再次播放歌曲,設問:歌曲的演奏形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部作品是由鋼琴獨奏的。
(三)探究學習
1.教師進行設問:這部作品的作者是波蘭的肖邦,有同學對肖邦有了解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肖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史稱“鋼琴詩人”,浪漫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瑪祖卡、波羅乃茲、前奏曲、夜曲、練習曲、圓舞曲等鋼琴曲及近20首藝術歌曲等。
2.教師邊彈鋼琴邊唱《葬禮進行曲》的主旋律,請同學們跟著鋼琴進行小聲哼唱學習。
3.教師請學生們進行集體合唱《葬禮進行曲》的主旋律,教師進行指揮。
4.前后四人為一小組,分析歌曲的旋律創作特點。
小組進行分享。
教師總結:整個樂曲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和開闊、透明的伴奏織體,單純、樸素的技術手法中體會到音樂表現的深刻力量。
5.請同學們哼唱并記憶旋律。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婚禮進行曲》,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氣氛。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優美的、幸福的。
2.播放《葬禮進行曲》對比《婚禮進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氣氛有何不同?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哀婉、抒情的旋律。
(五)小結作業
今天學習了波蘭作曲家肖邦的《葬禮進行曲》,感受了作品獨特的情緒,我們要多多了解欣賞西方音樂文化。
課下搜集更多其他浪漫樂派作曲家及其作品,下節課分享。
【板書設計】
下載233網校APP,可方便及時獲取初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