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稱謂和現代大相徑庭,常常弄得考生一頭霧水,但古代稱為又是文化素養較喜歡的考點,因此,備考時,需重點關注。下面給各位小伙伴整理了常見的古代稱謂,學起來吧!
1. 年齡稱謂
人群 | 稱謂 |
兒童 | 襁褓:嬰兒 孩提:2、3歲 垂髫:幼年 齠齔:7、8歲兒童 總角:8、9-13、14歲兒童 |
女子 | 金釵之年:12歲 豆蔻年華:13、14歲 及笄之年:14、15歲 碧玉年華(二八年華):16歲 桃李年華:20歲 花信年華:24歲 半老徐娘:30歲 |
男子 | 舞勺之年:13-15歲 束發:15歲 弱冠:20歲 |
其他 |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耳順、花甲:60歲 古稀之年:7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期頤之年:100歲 |
2. 尊稱,謙稱
父母:高堂、雙親
妻父:丈人、岳父、泰山
老師:先生、夫子、恩師
稱令:稱別人親屬,“令堂、令慈、令妻、令媛”
稱賢:平輩或晚輩,“賢兄、賢婿、賢侄”
父母之死:見背、孤露、棄養
一般人死稱:亡故、長眠、長逝
王侯謙稱:孤、寡人
3. 職業稱謂
伶人:演員
冰人:媒人
師:樂師
庖丁:廚師, 庖丁解牛
醫學界---杏林、戲曲界---梨園;教育界---杏壇
4. 百姓稱謂
百姓:曾經是貴族,后來淪落為平民百姓;
黎民、黎庶、黎元:奴隸;
庶民:自由的平民;
布衣百姓:廣大勞苦大眾了;
氓:失去土地的平民,也稱為“流氓”。
4.合稱
歲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蘭菊竹。
人四友:琴棋書畫。
四寶:筆墨紙硯。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
五金:金銀銅鐵錫。
五聲:宮商角徵羽。
三教:儒佛道;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