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 | 年齡 | 沖突 | 心理特征 | 品質 | 對其有影響的人 |
嬰兒期 | 0-1.5歲 | 信任對不信任 |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不安 | 希望 | 母親 |
兒童早期 | 1.5~3歲 | 自主對羞愧、懷疑 |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 意志 | 父母 |
學前期 | 3~6/7歲 | 主動對內疚 |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 目標 | 家庭 |
學齡期 | 6/7~12歲 | 勤奮對自卑 |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 能力 | 鄰居、教師 |
青年期 | 12~18歲 | 同一性對 角色混亂 | 生活無目的、無方向感,時而感到彷徨迷失 | 誠實、忠誠 | 同伴、群體 |
成年早期 | 18~30歲 | 親密對孤獨 | 與社會疏離時感到寂寞孤獨 | 愛 | 朋友、異性同伴 |
成年中期 | 30~60歲 | 繁殖感對 停滯感 | 不關心別人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 關系 | 配偶、子女 |
成年晚期 | 60歲以后 | 完善對絕望 | 悔恨舊事 | 智慧、賢明 | 自我與他人對比 |
1.埃里克森的理論認為: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12~18歲要解決的主要沖突是( )。
A. 勤奮感對自卑感
B. 主動感對內疚感
C. 自主感對羞恥感
D. 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答案:D
解析:埃里克森的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12~18歲面臨的主要沖突是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
2.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進入小學階段的兒童主要發展任務是( )。
A. 培養自主感,克服羞恥感
B. 培養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C. 培養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D. 培養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亂
答案:C
解析:進入小學階段的兒童,年齡大致處于6~11歲的階段,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他們追求任務完成時獲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帶來的長輩的認可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