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課堂紀律的管理
一、什么是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是對學生課堂行為施加的準則和控制。
根據紀律的控制點,通常將課堂紀律分為兩大類:外在紀律和內在紀律。
課堂紀律的類型
美國心理學家林格倫根據紀律形成的原因,認為課堂紀律可以分為四類。
1.教師促成的紀律;
2.群體促成的紀律;
3.任務促成的紀律;
4.自我促成的紀律。
二、課堂結構與課堂紀律
課堂結構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學生、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情境這三者之間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包括課堂情境結構和課堂教學結構。 .
(一)課堂情境結構的創設
1.控制班級規模;
2.建立課堂常規;
3.合理分配座位。
(二)課堂教學結構的創設
1.合理利用教學時間;
2.科學編制課程表。
三、問題行為與課堂紀律
(一)課堂問題行為
所謂問題行為,是指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那些妨礙其品格的良好形成、智能的正常發展、身心的健康成長,或是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某種麻煩的行為。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類型
根據學生行為表現的主要傾向,將課堂問題行為分成兩類:
1.外向攻擊型問題行為;
2.內向退縮型問題行為。
四、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理
1.預防;
2.非言語暗示;
3.表揚;
4.言語提醒;
5.有意忽視;
6.轉移注意。
相關內容:
在線測試: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