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認為后天教育經驗只影響兒童發展的速度而不影響發展方向和順序,這種作用模式是( )。
A.維持
B.誘導
C.促進
D.保持
22、下列不屬于桑代克根據其實驗提出的主要學習定律的是( )。
A.準備律
B.因果律
C.練習律
D.效果律
23、對應于教育目標的活動指導模式的類型包括( )。
A.嘗試錯誤、頓悟式、說服與誘導
B.信息加工、社會交往、個人發展與行為訓練
C.群體模仿、小教室制、講授與啟發式
D.認知訓練、行為訓練、講授法與發現法
24、家庭經濟收入、支出、儲蓄等不必讓兒童知道,體現了家長育兒中( )的守則。
A.尊重兒童
B.做好榜樣
C.規矩明確
D.適當回避
25、“幼兒園”一詞是( )誕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26、能顯著提高兒童的角色承擔能力和親社會行為水平的學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語言法
C.討論法
D.移情法
27、被動使用記憶策略的階段大致出現在( )左右。
A.2歲
B.4~5歲
C.5~7歲
D.7~8歲
28、幼兒一般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簡單的形式美,這說明幼兒審美感知具有( )。
A.低級性
B.浮躁性
C.沖動性
D.膚淺性
29、個性傾向性的基礎是( )。
A.信念
B.需要
C.興趣
D.內部動機
30、( )是托兒所教育的特殊教育對象所決定的,也是托兒所集體教養的核心。
A.以保為主,保教并重
B.個別教育為主
C.集體教育為主
D.家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