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師通過實物引導兒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觀事物,豐富感性知識,擴大眼界,鍛煉感知覺,該教師運用了( )。
A.觀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12、幼兒在繪畫時常常“顧此失彼”.說明幼兒注意的( )較差。
A.穩定性
B.廣度
C.分配能力
D.范圍
13、親子關系通常被分為三種類型:民主型、專制型和( )。
A.放任型
B.溺愛型
C.保護型
D.包辦型
14、( )不是幼兒期兒童性格的典型特點。
A.活潑好動
B.喜歡交往
C.好奇好問
D.穩定性較強
15、從言語功能上講,兒童在幼兒園想媽媽時說“我不哭”,這是( )。
A.調節功能
B.游戲功能
C.交際功能
D.問題功能
16、3歲幼兒自己活動時顧及不到別人,只能自己單獨玩,是因為( )。
A.游戲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D.與教師的教育有關
17、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種做法是較為合理的?( )
A.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為了孩子
B.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當父母親的教育觀念與爺爺奶奶相抵觸時.以父母的觀念為準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對孩子有所保留.有時還要適當回避
18、建立我國第一個幼兒教育研究中心,并親自主持幼稚園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A.陶行知
B.陳鶴琴
C.張宗麟
D.張雪門
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手眼協調動作的出現是出生后頭半年嬰兒認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B.兒童從出生起就有觸覺反應
C.手的觸覺作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觸覺探索
D.觸覺在兒童的人際關系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20、20世紀30年代.我國幼教界有“南陳北張”之稱,即指南京有陳鶴琴,北京有( )。
A.張漢良
B.張之洞
C.張宗麟
D.張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