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題
14.【答案要點】該案例說明幼兒的想象內容具有下列幾個方面的特點:
(1)經驗性想象:幼兒憑借個人生活經驗和個人經歷展開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兒想象由相應情境引發;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過程中表露出個人愿望;
(4)擬人化想象:把客觀物體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語言等去描述。
專家點撥從這一則材料中分析幼兒想象內容的特點,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的想象都表現了想象內容特點的不同方面:(1)“想洗臉,因為臉上淌汗”,幼兒是因為有這種經驗而產生了聯想,屬于經驗性想象;(2)“另一個孩子馬上接著說”,是因為他的想象被第一個孩子觸發了,因此是一種情境性想象;(3)“她想上學,想當個學生;她還想上班,當個老師”,這是幼兒一種美好的愿望,是愿望性想象;(4)“腳在跳舞,嘴巴在唱歌”,孩子將雪人想象成了人,屬于擬人化想象。
15.【答案要點】前兒童膳食的配制應堅持以下原則:
(1)營養全面豐富、膳食結構合理。為學前兒童提供的膳食,應做到品種多樣。保證營養素種類齊全,營養素的數量充足、比例適當,滿足兒童的生理需要的同時避免營養失調。
(2)適合幼兒的消化能力。食物配制應以幼兒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為依據,盡量做到碎、細、軟、爛,1~2歲以泥或碎末為宜,2~3歲以細絲、小丁為主,3~4歲可逐漸過渡到大塊、整食。同時避免油膩和刺激性強的食物。
(3)食物應色香味全面。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有利于增強學前兒童的食欲,促進機體消化吸收。良好的進餐環境、愉快的情緒都有利于增強兒童的食欲。
(4)講究飲食衛生,嚴防食物中毒。為學前兒童選擇食物,應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選擇的食物要符合安全、衛生、健康的要求,要選購營養價值較高、新鮮的食物,保證食物未受到有毒微生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嚴防食物中毒。
專家點撥從這則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快餐雖然吸引了眾多兒童、青少年,但是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并沒有好處,因此應該提倡少吃、不吃洋快餐。配制學前兒童的膳食要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合理搭配。膳食配制原則還可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的形式出現。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泡泡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彩泡的游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鼓勵幼兒想出辦法并通過操作讓吹出的泡泡有變化。
二、活動準備
1.多個盛水的盆,用“餐洗凈”溶解的水。
2.吸管、筆管、鐵制圖形框、一次性口杯。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金魚吐泡泡圖片,讓幼兒觀察:圖上有什么,它在干什么。
師: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師吹的泡泡是什么樣的?
教師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吹泡泡,幼兒追泡泡,引起幼兒對泡泡的興趣。
提問:泡泡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二)幼兒嘗試自己吹泡泡
1.教師給每個幼兒發一支廢舊的筆管,先問問小朋友這支筆管能不能吹出泡泡,不給幼兒肯定或否定,讓幼兒自己去嘗試。
2.教師先給幼兒發自來水,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他們的水和老師的水是不一樣的,重點是缺了一件最重要的東西。
3.幼兒從盆中取一杯水,自由吹泡泡。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1)小朋友你們吹出泡泡來了嗎?
(2)老師怎么吹出泡泡來了呢?
(3)教師叫個別幼兒用老師的水吹泡泡,然后問:小朋友們的水為什么吹不出泡泡?
5.教師給幼兒的水里加上“餐洗凈”,然后再引導幼兒吹泡泡。
(1)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2)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3)怎樣能吹出許多泡泡?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體驗講出自己的吹法。
6.教師給幼兒發一端剪開分叉的吸管,問幼兒這種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教師還是不給予肯定或否定,讓幼兒自己去嘗試。
(1)這種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
(2)它吹出的泡泡大還是筆管吹出的泡泡大?
(3)為什么一端分叉的吸管吹的泡泡大?
7.教師出示鐵制小圖形框,問幼兒這樣的圖形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幼兒嘗試并回答。
(三)引導幼兒思考
1.你看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2.你用什么方法讓泡泡越飄越高?
(四)欣賞兒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映著臉兒笑,
一二三四五六七,
五彩泡泡滿天飄。
(五)活動結束
提醒幼兒吹泡泡時,注意不要將“餐洗凈”水吸到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