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利率上升為12%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
所以A(5年債券)下降幅度7.40%大于B(3年債券)下降幅度4.87%。
5.提問:“資金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實際付出的代價”的說法正確與否?
解答:“資金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實際付出的代價”是站在企業籌措資金角度來認識資金成本的。資本成本指的是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發生的代價,主要包括籌資費用和用資費用兩部分內容。
籌資費用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籌措資金過程中為獲取資金而支付的費用,如支付的借款手續費、支付的股票發行費等。
用資費用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及投資過程中,因占用資金而支付的代價,如支付的股利、支付的利息等。用資費用屬于未來要支付的代價,而不是已經實際付出的代價。
6.提問:按照全投資假設借款的利息支出和還本支出均不屬于項目的現金流量,為什么在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中,要在凈利潤的后面加上利息呢?
解答:理由如下:(1)全投資假設下的現金凈流量是要站在經營活動的角度上來看的。全投資假設的含義是計算現金流量時,不把利息支出(籌資活動的流出)作為“現金流出量”,因此在會計的凈利潤的后面“加上利息”就是要達到調整的目的;
(2)在會計上,利息計入稅前利潤,導致稅前利潤減少。因為所得稅=稅前利潤×所得稅率,所以,利息會導致所得稅減少,減少的數額=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從而引起凈現金流量增加,增加的數額=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①,因此,在計算凈現金流量時必須加上導致所得稅減少的數額;
(3)由于凈利潤=稅前利潤×(1-所得稅),因此,利息導致凈利潤減少的數額=利息的數額×(1-所得稅率)②,這樣,凈利潤后面再加上利息(即②+利息)剛好反映利息導致凈現金流量增加的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即①)。
綜上所述,凈利潤后面必須加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