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應交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種。營業稅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1、主要科目
企業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營業稅”明細科目來核算應交納的營業稅。“應交營業稅”明細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實際交納的營業稅,貸方登記按規定應交而未交的營業稅,如果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交納的營業稅,如果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多交的營業稅。
2、賬務處理
企業按其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交納的營業稅,借記“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營業稅)。銷售不動產,按銷售額計算的營業稅記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房屋不動產所交納的營業稅,應記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營業稅)。銷售無形資產,按銷售額計算的營業稅記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營業稅)。交納的營業稅,借記本科目(應交營業稅),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例8]某國有工業企業對外提供運輸服務,收入30000元,營業稅率為3%,并已用銀行存款交納了營業稅。企業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應交營業稅=30000×3%=900元
借:其他業務支出9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900
借: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900
貸:銀行存款900
二、應交所得稅
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有關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細則的規定需要交納所得稅。企業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所得稅”明細科目來核算企業應交納的所得稅,當其應計入損益的所得稅,作為一項費用,借記“所得稅”科目,按應交納的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三、應付利潤的核算
企業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在實際未支付給投資者之前,形成了一筆負債。企業在核算時,首先應按國家規定的利潤分配順序,提取有關的盈余公積金,然后,才能在投資者之間進行分配。
1、應付利潤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為了總括地反映和監督應付已付利潤的情況,設置“應付利潤”科目。應付利潤包括應付國家、其他單位以及個人的投資利潤。“應付利潤”科目的貸方登記應付的利潤和退回多付的利潤,借方登記已付的利潤,貸方余額表示未支付的利潤,借方余額表示多付的利潤。實行股份制的企業應分給投資者的股利,設置“應付股利”科目進行核算。
2、應付利潤主要的賬務處理
月末,企業按規定計算出當月應付給投資者的利潤,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應付利潤”科目。企業支付的利潤借記“應付利潤”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應按照規定的時間與財稅部門或其他單位及個人結算或清算利潤。結算或清算后,補交的利潤,借記“應付利潤”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交的利潤,借記“銀行存款”科目,借記“應付利潤”科目。
[例9]某企業3月31日按協議規定應付給A單位投資利潤30000元,下月初開出轉賬支票支付應付利潤。賬務處理如下:
3月31日計算應付利潤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3000
貸:應付利潤30000
4月2日支付利潤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利潤3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
四、應付工資
應付工資是指企業因使用職工的知識、技能、時間和精力而應給予職工的報酬,是企業對職工個人的一種負債。
1、應付工資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應付工資的核算,通過“應付工資”科目進行。本科目核算公司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包括在工資總額內的各種工資、獎金、津貼等,不論是否在當月支付,都應通過本科目核算。不包括在工資總額內的發給職工的款項,如醫藥費、福利補助、退休費等,不在本科目核算。該科目借方發生額,反映本期實際支付的工資額和從應付工資中代扣的各種款項;貸方發生額,反映本期應分配的工資額。月末借方余額,反映多付的工資數額,貸方余額則反映應付但尚未支付,都應通過“應付工資”科目核算。不包括在工資總額內的、發放工資時代發的款項,如醫藥費、福利補助、退代費等,不屬于工資總額的組成內容,不應通過“應付工資”科目核算。
本科目期末一般應無余額,如果公司本月實發工資是按上月考勤記錄計算的,實發工資與按本月考勤記錄計算的應付工資的差額,即為本科目的期末余額。如果公司實發工資與應付工資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本月實發工資作為應付工資進行分配,這樣本科目期末即無余額。如果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應付工資大于實發工資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為工資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