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經營杠桿系數的主要因素有:
6.杠桿原理分析
根據 可知,DOL≥1,
(1)如果a=0,則DOL=1,表示不存在經營杠桿效應,但依然存在經營風險;
(2)如果a不等于0,則DOL大于1,表示存在經營杠桿的放大效應。
根據
(1)如果I=0,則DFL=1,表示不存在財務杠桿效應。但并不表明企業沒有財務風險。
(2)如果I不等于0,則DFL大于1,表示存在財務杠桿的放大效應。
7.財務杠桿系數與已獲利息倍數(第十二章)的計算有一定聯系。
十二、資本結構理論
十三、股利理論
十四、現金預算
1.現金預算表的四個主要項目:
(1)可供使用的現金
本期可供使用的現金=期初的現金余額+本期的現金流入
(2)預計的現金流出
(3)現金余缺
可供使用的現金-預計的現金流出
(4)現金的籌措及使用
現金余缺與現金最低控制標準進行比較,從而可得知企業的現金是多余的還是不足的。
2.現金預算是以日常業務預算和特種決策預算為基礎所編制的反映現金收支情況的預算。
3.經營性現金流入可以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結合收賬政策進行測算;購買材料所引起的現金流出,根據材料采購測算和相應的付款政策測算。
相應地也要把握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計算
4.現金的籌措及使用,考試主要是考查如何通過銀行借款來進行資金調整。
5.日常業務預算中主要是看一下銷售預算,直接材料采購預算。
另:第二節財務預算的編制方法要注意從大綱的角度來理解和把握
第四部分
十五、成本差異的計算
成本差異的計算是今年教材第十一章新增加的內容,應該從主觀題的角度加以把握。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的計算原理與思路是相同的。
1.計算總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的標準成本
2.將總差異分成量差和價差。
(1)首先,假設價格不變,計算量的差異。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人工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工資率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2)在量的變動的基礎上,計算價差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產量下實際人工工時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
(二)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的計算
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實際產量下固定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的分析方法通常分為兩差異法和三差異法。
1.兩差異法
兩差異法是將固定制造費用總差異分解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兩部分。
耗費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能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